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2日 · 紹聖四年(1097年),蘇軾再次被貶為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攜兒子蘇過奔赴貶所。 在行至梧州(今廣西梧州)時,他寫下一首《吾謫海南》。 “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里真吾鄉”,蘇軾彼時雖前途茫然,未有歸期,卻流露出一種願以他鄉為故鄉的 ...

  2. “漢代的揚雄,唐代的陳子昂、李白,宋代的蘇軾,他們都對中原文化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周裕鍇教授舉例說道,“蘇軾的儒釋道,我想應該是以儒家的情懷治國安民,用道教的思想去養生,用佛教的思想去養心,看透塵世間。

  3. 2023年2月8日 · 蘇軾1037-1101),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詩文書畫俱成大家,黃庭堅(1045-1105)譽其書法為宋朝第一。 元符三年(1100),蘇軾獲詔返京,翌年抵金陵(今南京)前書此劄答覆“知縣朝奉”,據考即為杜孟堅(生卒年不詳)。

  4. 蘇軾讚揚推崇的“忠厚之至”,包含著一種人道主義精神。. 蘇軾在《石鼓歌》中抨擊秦始皇的暴政:“掃埽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 ”蘇軾的“仁愛”還體現在對窮苦百姓的同情。. 周裕鍇說,蘇軾跟杜甫不一樣,杜甫詩里有對老百姓的同情,但蘇東坡 ...

  5. 2023年3月14日 · 本場講座,周裕鍇將主要圍繞六個方面講解蘇軾的治國理念:一是在政治主張上提倡溫和的改革;二是在執政理念上體現出仁愛的精神;三是做官原則堅持“從道不從君”;四是在廉政精神上堅持“以不貪為寶”;五是在教育理念上提倡兼容并包;六是有科學治理和實幹的精神。 在蘇軾的政壇生涯前期,神宗當政,起用較為激進的王安石變法,在社會經濟結構上進行徹底的變革。 周裕鍇認為,蘇軾與王安石最大的不同,在於王安石是要劇變,蘇軾則主張漸變,蘇軾提出的“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的治理主張,在根源上是不想驚擾人民,堅持溫和地、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革。 在蘇軾最早名揚京師的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中,年僅20來歲的蘇軾就已開始反複論證“罪疑惟輕”。

  6. 2023年6月21日 · 如何面對時代困境並化解痛苦?. 莫林虎教授剖析蘇軾文化人格密碼. 06月21日 21:18 新浪網.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攝影 雷遠東. 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是一個明月般耀眼的存在。. 其非凡文藝成就、優秀人格魅力、複雜深厚的思想組成的人文世界浩瀚豐富 ...

  7. 2023年2月17日 · 在任職杭州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里,蘇軾為杭州留下了西湖,並修築了蘇堤,留下了南宋以來著名的“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和“三潭印月”。 對於蘇軾,後人有太多的解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