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5日 · 自2015年憑藉踏血尋梅在影壇一鳴驚人中國香港導演翁子光此番身兼導演與編劇風再起時的劇作及製作中求新求變不拘泥於港片偏愛犯罪大場面偏重動作戲的固有手法而是採用創新的拍攝手法與獨特的創作切入視角通過富有美感的鏡頭語言及故事講述方式讓傳奇故事重新綻放新鮮的生命力。 導演翁子光. 首映禮上,翁子光介紹說《風再起時》是個很長的故事,“大家知道張國榮先生有一首歌叫《風再起時》。 我們這個電影最早的片名是《全球通緝令》,很猛吧! 肯定要打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結果我們拍出來的不是槍戰動作片,因為錢全都用在美術和攝影上了。 “這是一部情感演技為主的電影,當我想到‘風再起時’這四個字的時候,我沒有想到劇情跟這首歌有什麼關係。

  2. 2024年1月6日 · 1月6日.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 小寒,如約而至. 冷氣積久而寒.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等一樣. 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 古人在七十二候的基礎上. 根據細緻的觀察又梳理出. 「二十四番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自 小寒 起. 至穀雨終,共涵蓋八個節氣. 每個節氣都有三種花. 從 梅花 開始,到楝花結束. 這件十二月梅花杯. 是清朝康熙年間燒製的官窯瓷器.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盞. 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文化信息中心王文析介紹. 古人注重賞花時令. 小寒正是踏雪尋梅時. 此杯勾畫樹一株. 再以濃、淡墨色. 勾勒出橫斜的老干與怒放的白. 並以湖石、竹子、水仙為襯. 整幅作品構圖疏朗大方,設色冷豔. 似感暗香浮動. 使人猶如置身「香雪海」 之中.

  3. 6 天前 · 三場演出的詳情如下: 日期及時間:六月二十八日(星期五)晚上七時三十分. ———————————————————————— 折子戲《穆桂英招親》 主演:吳奕敏、林外貿. 故事簡介:楊宗保押運軍糧時巧遇穆桂英遊獵。 兩人互生情愫,暗許終身。 桂英陣前招親,並與宗保商討破陣大計。 《東吳郡主》 主演:張怡凰、林初發、鄭健英、林武燕. 故事簡介:東吳郡主孫尚香乃孫權之妹,立志嫁予扶危平亂的英雄,遂決意追隨劉備,卻在其兄與劉備的霸業爭鬥中陷入政治聯姻的兩難。 尚香諫夫阻戰無果後,有感一生的寄望和追求破滅,最終悲烈投江。 日期及時間:六月二十九日(星期六)晚上七時三十分. ———————————————————————— 折子戲《亭雪》 主演:陳楚雲、林碧芳.

  4. 2023年12月14日 · 在國家植物園雪中賞蠟梅可謂是久負盛名朵朵金黃的蠟梅花於古香古色之中盡顯嬌俏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畫卷引得不少遊客前來踏雪尋」。矗立千年的古寺幽香點點的蠟梅在這蕭瑟冬季中彰顯出獨特韻味

  5. 2024年5月3日 · 「絲竹樂」與「吹打樂」屬中國傳統的音樂形式,是建構現代中國器樂管弦樂的主要元素,承載著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和文化意義。 香港向來以南北人才薈萃見稱,歷來不少廣東戲曲名家和音樂名師先後來港發展,豐富了本地絲竹管弦之聲,令中華樂韻得以普及並薪火相傳。 本講座系列共分六講,首三講由資深音樂家分享他們追隨名師學習傳統絲竹樂器琵琶、胡琴和笛子的迭事,細說演奏心得及欣賞樂韻的樂趣;後三講的嘉賓則分別講解香港中樂唱片行業的興衰、技藝傳承之道,以及傳統習俗中吹打樂器的應用和意義。 各場講座的詳情如下: 第一講:琵琶原話. ———————— 日期:六月五日(星期三) 嘉賓講者:馮通. 內容:琵琶演奏家馮通將會分享追隨琵琶大師呂培原學習的點滴,並淺談琵琶音韻之樂趣。 第二講:德藝南北. ————————

  6. 2024年5月7日 · 05月07日 15:01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六月至八月期間舉辦「優美號列車—漫遊古典天地」講座系列,由資深音樂工作者蕭樹勝主講,他將介紹不同古典音樂名曲,以輕鬆的手法分析其節奏、樂器組合和歌詞等,讓觀眾仿如上探索古典音樂世界之旅,從而領略箇中的賞藝樂趣。 十場講座的詳情如下: 講座一:至愛旋律巡禮. ———————————— 日期:六月五日(星期三) 內容:引用莫扎特、比才、柴可夫斯基、葛利格、拉赫曼尼諾夫等的作品,分析雋永旋律的動人之處。 講座二:色彩世界. ———————————— 日期:六月十二日(星期三) 內容:介紹管弦樂配器大師林姆斯基 – 高沙可夫、拉威爾和雷史碧基,探討他們如何在樂器不同位置演奏、所用的樂器組合,以至音區和弱音器運用等。

  7. 2024年5月2日 · 這個免費講座以粵語進行劇院將於活動開始前十五分鐘開放予觀眾入場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除了「絕代芳華・梅艷芳」展覽外,香港文化博物館的其他精彩展覽還包括「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展出由著名雕塑家任哲以金庸筆下武俠小說人物為主題創作的二十二尊雕塑及創作手稿;「瞧潮香港60+」常設展覽,透過逾一千件與香港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和電台廣播相關的展品,闡述香港流行文化的演變。 有關香港文化博物館展覽及活動資料,請瀏覽 hk.heritage.museum/tc/web/hm/highlights.html 。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右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博)梁潔玲(左一)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署理總館長鄧民亮博士(右一)歡迎展覽第二十萬名訪客並送上紀念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