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5日 · 營養師提醒. ‧ 中醫有些準則不錯,例如晚上六點後不吃東西,這是一種間歇性斷食;多喝水有助減脂;晚上無澱粉則是減醣飲食的一種方法。 ‧ 缺點是無法符合每個人的狀況及個人所需份量,較難長期執行。 ‧ 服藥引發心悸、心跳加速等,都是代謝增加的訊號,長期吃易造成身體負擔。 NG2 :水煮餐. 一般人想到減肥就想到吃水煮餐,想當初我也是,畢竟外食給人的印象就是又油熱量又高,反過來想,吃沒什麼油的水煮餐應該能減肥吧? 還記得那段吃水煮餐的減肥時光,我常常晚餐只吃地瓜葉、冬粉、雞胸肉配醬油,偶爾連午餐也是,家人吃六菜一湯,我吃水煮餐,撐了幾週終於掉2公斤,但長久的忍耐終於在某天爆發,一回到之前的飲食習慣,沒幾天就復胖了。 營養師提醒. ‧ 長期吃水煮餐易引發溜溜球效應! 多吃一點就復胖!

  2. 2019年1月9日 · 減肥的方法有千百種,但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讓你的「輸入小於輸出」,減重前,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減重方法會不會傷害健康。 無論是否借助減肥藥減重的你,一起來瞭解什麼是減肥藥及其帶來的成效與副作用。

  3. 2020年6月23日 · 有一項研究指出, 如果你願意先運動再吃早餐,脂肪的代謝量可是先吃早餐再運動的 2 倍,有助於降低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疾病風險。 這項研究於近期發表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上,在為期 6 週的研究中, 總共有30 名超重的男性參與。 從呼氣測量的代謝數據顯示,「先動後吃組」會消耗更多的脂肪,消耗量大約是先飯後動組的2倍! 血液指標方面,血糖也明顯控制得更好,而且他們的胰島素敏感性也改善了更多。 研究者統整了實驗測量到的數據,認為這是由於一個晚上沒吃飯,我們早上起床的時候,體內的胰島素,其實處於較低的狀態。 胰島素不夠,這樣就會身體更傾向於在運動的時候,選擇脂肪供能。 圖片來源: Pexels. 運動前 30 分鐘,不妨來杯黑咖啡.

  4. 2020年9月18日 · 在這個精緻澱粉橫行、甜食五花八門超誘人的年代,減肥似乎成了人生中的必經過程,特別到了代謝率下降的中年,歲月不只讓人老,還變「胖」,要減肥更是難上加難。

  5. 2019年12月11日 · 高蛋白減肥法口感相對容易接受,比起光吃蔬菜、水果減肥也有助於預防肌肉流失,確實比較適合短期減重。 但同時也會 增加肝腎的負擔 ,甚至出現酮症酸中毒,出現疲勞、口臭、大腦功能障礙,有一定的危險性。

  6. 2016年3月8日 · 錯誤的減肥方式讓她 20 歲就停經:在犧牲健康後她才領悟到的 7 個減肥觀念!. 雖說我從小到大的飲食方式跟生活習慣,不至於讓我成為外界所定義的胖子,不過女生嘛,試問,有哪個女生不認為自己胖過?. 身高 165 公分,體重 56 公斤,沒有女人會認為 ...

  7. 2021年12月1日 · 1. 攝取大量蛋白質.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外媒《WebMD》 指出 ,身體的代謝率其實包含了「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與「靜態代謝率」(Rest Metabolic Rate),其中,「基礎代謝率」指的是人體在靜止不動時所消耗的熱量。 耶魯大學的一份 研究 中指出,吃進大量蛋白質身體會產生「食物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簡稱TEF),加上蛋白質是組成肌肉最重要的元素,當肌肉量增加時,也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 因此,若想提升整體的新陳代謝率,在日常生活中多攝取蛋白質或許會有所幫助。 如何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大量蛋白質,請看VidaOrange精選好文: 有助於增肌減脂的「高蛋白質飲食法」:提升基礎代謝率同時減緩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