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22日 · 有興趣的使用者,可以直接打開「 Steam 已使用的外部資金 」這個客服查詢頁面,要登入自己的 Steam 帳號(這是官方網站可放心使用),就能如下圖般看到目前的總購買金額。 我從 2009 年開始使用 Steam 購買遊戲,到現在快 10 年了,總共花費是 950 美金左右,不包括少數我購買盒裝遊戲兌換的序號。 確實有點警惕作用(笑)。 不知道你看到自己「以為都是在特價買」的消費總金額後,會不會嚇一跳呢? 除了總金額外,其中有個項目是「OldSpend」,這是指在 Steam 推出「受限制用戶政策」之前(2015年4月之前),使用者所購買的金額。 可以不管它,看總金額即可。

  2. 2019年1月3日 · 最近在研究各種 年度計畫方法 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規劃表範本,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方法,叫做:「 Your Life in Weeks 」,用每一週為單位,紀錄與規劃自己的一生。 把一生擁有的 4680 週,變成一張紙就能填滿的 4680 個規劃空格。 這個方法我初次見到,是在「 Your Life in Weeks 」這篇文章中。 做出來的表格如下圖範例,這就是我們一生的縮影。 橫排 是從出生開始,以週為單位,每年有 52 週,橫排於是有 52 個格子。 直排 則是自己的年紀,每過 52 週,自己就增加了一歲,先預留好 90 個直排。 而如果以人生有 90 年來計算,我們擁有 4680 週,也就是這張規劃表上,共有 4680 個空格可以填滿。

    • 收集要「集中」成一個知識庫。我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是讓所有收集的資料集中在一個自己選擇的「知識庫」中,無論這些資料是哪一件工作要做的、無論是工作用或生活用資料、無論是單純的好文收集,或是任何覺得好像以後會有用的內容,他們都應該集中在一個可以統一搜尋的知識庫裡。
    • 用「搜尋」連結不同來源資料。仔細想想,常常生活中隨意收集的資料也可能成為工作上企劃的靈感啟發,這時候如果我們在資料收集時把生活、工作資料分開存放,把不同類型的資料分開存放,那麼是不是在未來搜尋工作資料時,就錯失了生活資料可能對工作的啟發了呢?
    • 把資料「思考」成自己的資料。另外在收集資料的當下,我自己還會做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在資料中「寫下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剪貼再多網頁資料,收集再多內容,但那也只是「他人的看法」,當知識庫裡只有他人的看法,那麼頂多就是變成參考資料庫,而沒辦法成為自己學習成長的動力。
    • 將資料「演繹」成具體的行動。透過一個統一的資料庫把資料集中收集,然後善用搜尋功能來連結不同來源、不同時間搜尋到的資料,並且在收集資料時「寫下自己的思考」,把資料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資料。
  3. 2018年12月30日 · 如果有上述的問題, 或許可以試試看這樣的解決辦法: 時間無法百分之百掌控,那麼可以掌控幾種基本情境。 對生活不滿意,那麼嘗試把目標放入生活流程中。 時間不知不覺流逝,所以更應該事先設定好利用方式。 時間或許每天都會有一些意外、變動,例如我可能今天九點才吃早餐,但平常七點就會用餐。 但從更大的視野來看,每天吃早餐,則是一個相對穩定,並且可以由我掌控的情境。 我們或許無法排出精細而不變動的時間表,但可以規劃好基本的生活與工作流程。 而對生活、工作感到不滿意或迷茫,可能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並沒有把真正的目標放入這些流程中,不是放不進去,而是沒有嘗試將它們放入流程。 於是當各種可以利用的情境出現時,我們可能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優先做什麼,於是就在一些次要、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把時間打發掉了。

  4. 2019年2月9日 · 有一個簡單但有效的存錢方法是,以一年 52 週為時程,第一週存下 10 元,第二週存下 20 元,以每增加 10 元的方式遞增。 連續存滿 52 週,最後一週存下 520 元。 這樣看起來,每一週儲蓄的數字都不高,但最後卻能一整年多存下 13780 元。 足夠實現個人自助旅行計畫。 (當然,你可以提高每週金額來挑戰存下更多) 這個「階梯式」挑戰的用意在於,讓我們從最簡單的步驟開始,沒有壓力的開始儲蓄,雖然很簡單,但如果能夠持之以恆,最後也能累積一筆可交換價值的金額,甚至因此真的養成儲蓄習慣。 那麼「時間儲蓄」的 52 週階梯式挑戰要怎麼做呢? 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5. 2015年1月27日 · 1. Free Printable Paper :超齊全1500+種書頁格式. 畢竟是男生,所以我需要的也是比較「實用」的路線,而 Printable Paper 這個網站提供了 1502 種可以免費下載的紙張格式設計,涵蓋範圍從一般的筆記頁,到週年月日計畫表,還有各式各樣專業用途的圖表、表格可以下載。 下載時,選擇 PDF 版本是免費的,如果要下載可修改的 Word 格式則需要付費。 我建議大家可以到這裡找找特別的計畫表格式,例如「 各種比賽分數表 」、「 理財計畫表 」、「 分鏡故事計畫表 」等等,列印出來,開始自己的記錄與計畫。 而如果你在公司活動、社團活動中臨時需要什麼表格,在自己製作之前,不妨到這個網站搜尋一下,搞不好你就不用自己畫一張活動記錄啦! 2.

  6. 2018年11月6日 · 提供我製作的案例範本給大家參考:「 電腦玩物的任務管理 」。 首先,我可以用一則一則的筆記,建立起每個任務的資料、企劃、待辦清單。 當任務需要根據行事曆查看時,我可以利用 Notion 行事曆的版面,把任務連結插入到需要的日期上。 當任務需要用看板、表格等流程查看時,也可以如法炮製。 這樣一來,在筆記中可以整理任務資料,而在行事曆中排程,在看板中管理進度,在表格中註記資料,就能一次都在 Notion 中完成整理。 下面,就來分享如何操作的方法。 把 Notion 筆記整理成日曆、看板、表格的操作流程教學: 對於「 Notion 」更完整的入門教學,請大家可以參考「 Notion 把文件、任務、知識庫「無縫重組」的全新專案整理工具 」一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