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銀色債券派幾多息? 按以往安排,銀色債券的利息是與通脹掛鈎,所以息率回報是浮動的,即浮息。 浮息是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以最近 6 個月按年通脹率計算的。

  2. 2022年2月23日 · 2024/25年度政府將發$1,200億,當中$700億為零售部分,包括$500億銀色債券,以及$200億綠色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 市民可以留意相關債券息率,考慮是否認購。

  3. 2023年2月22日 ·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 要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必須符合以下資格:. 年滿65歲或以上; 已成為香港居民最少7年,以及於申請日期前已連續居港最少1年(該年內如離港不超過56天,亦視為符合連續居港1年的規定). 資產申報及入水平沒有超過規定限額(見下表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3月5日 · 銀色債券2023】分配結果公佈!每人最多中幾多手?幾時退款?

    • 越早建立越好(複息的威力)
    • 分散投資
    • 適時調整資產配置
    • 保持每月淨現金流
    • 做好財務風險管理

    曾聽說過複息是世界第八奇跡,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句話或許出自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數學如此精通的他,會說出這一句話,是因為複息確實能改變人的命運。 假如每月儲蓄$1000,如是這30年,本金只是$36萬,而這大概是大多打工仔都有能力做到的事。但只要這30年,能保持5%的年回報,30年後便能獲得約$83.2萬。如果投資回報更為理想,能達到9%的水平,同樣$36萬的本金,更會滾大至約$184萬,足足升值了5倍有多! 但假如延誤了儲蓄和投資的習慣,在退休前10年,才每月加額儲蓄$6,000。現在即使本金翻倍至$72萬,以及能達到9%的高水平年回報,10年後也只增值至約$116.9萬,總回報大大縮水了。這個簡單例子,足以說明複息的威力,比起本金大小更為重要。

    要讓資產持久地增值,或是保持合理的被動收入,首要條件是該投資項目,能經歷時代的考驗,資產價值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萎縮。可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即使再強的企業,也未必能夠在時代巨輪下屹立不倒。要避免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分散投資,即是把資金分散至不同的資產及投資項目,這樣即使遇上一間企業倒閉或一隻股票停牌的風險,也能保住其餘大部分的本金。 在我以前理財的客戶當中,就有一位退休長輩,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把大部分的退休積蓄,投資至一隻個股中。他甚至在股市跌市時,提取了交給我管理的基金計劃的價值,趁低吸納那隻個股。不幸的是,該個股後來繼續大跌,甚至一直停牌。最後這位長輩,不得不在六十多歲的高齡,重投職場賺取生活費。

    投資世界受到經濟週期影響,而不同國家、行業及資產類別,也會有跑贏和跑輸大市的時間。假如能夠在數十年的投資生涯當中,慢慢領略到當中規律,適時調整資產配置,便有機會減低資產大跌的機會,長遠來說能大大提升總回報。

    很多人在投資時,只注重投資方面的細節,而忽略了自身的理財狀況。投資增值或取得利息回報,往往需要投入以月甚至年計的時間;可是假如自身理財出現問題,在入不敷支的情況下,或會導致資產未能創造出可觀回報之前,便得強制賤賣以應付生活費的缺口。 在我自身的投資和理財經驗,保持每月淨現金流,不單是健康理財的習慣,還是為個人投資創造良好條件的重要法則。

    投資就像足球場上的進攻球員,而保險就像防守球員。再強的進攻,也必須要配上合理的防守,才有機會在持久戰中勝出。只要用5-10%收入做好風險管理,就能避免我們的投資在大獲全勝之際,會被意外和疾病這些奇兵突襲,而被迫贖回所有投資,陷入一鋪清袋的無奈局面。

  6. 2023年10月6日 · 很多人都希望提早退休,盡快享受人生。. 不過幾多歲退休是提早退休?. 決定提早退休需要考慮那些因素?. Bowtie 資訊團隊已經於下文為你整合相關資訊,幫助你做好全盤準備,踏上提早退休之路!. 作者 Bowtie 團隊. 日期 2023-10-06. 更新 2023-10-06. 目錄. 什麼是 ...

  7. 2020年4月3日 · 債券是什麼?. 債券主要由各國政府、公營機構、銀行、企業、甚至多邊國家機構(例如世界銀行)等發行,以向外借貸解決資金需要,發行者須支付已承諾的利息及到期時償還本金予投資者。. 如果你投資於債券,你實際上是借錢給發債機構。. 雖然投資者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