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開股票戶口年齡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moneyhero.com.hk

    開定證券戶口,再睇準時機出擊入市,直接網上開戶進行買賣交易。 即上MoneyHero 全面比較及申請!

搜尋結果

  1. 网站. Computershare. 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正名為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在大中華地區業務板塊包括:. 證劵登記服務及企業管治服務:為超過1,000家香港上市公司提供股票過戶登記及股票轉讓服務上市股票服務,當中包括大部分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 同時 ...

  2. 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 ( The Central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 ,缩写为 CCASS ),簡稱 中央結算系統 ,是一個專為在 香港 聯交所 上市 的證券買賣而設的電腦化賬面交收系統;中央結算系統原本的設計只為讓 香港交易所 轄下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結算公司)可向 ...

    • 背景
    • 強積金計劃淨資產
    • 基本規則
    • 強積金對沖機制
    • 違規處理
    • 有關法規
    • 監察部門
    • 爭議及批評
    • 香港其他行業公積金
    • 外部連結

    早於1966年,港英政府已就在香港設立中央公積金的可行性展開研究。港英政府更分別於1987年5月13日、1991年7月10日、1993年12月15日舉行的立法局會議上討論公積金的可行性,但意見存在分歧。港英期間政府進行過公眾諮詢,仍不獲社會普遍支持,主要因為受制於巨額款項,害怕令政府財政出現不穩定。1995年1月,港英政府宣佈,由於人口老化等原因使公眾對老年退休金計劃的意見過於分歧,當局放棄推行老年退休金計劃。1995年3月8日港英政府在立法局提出私營公積金計劃,1995年7月27日立法局順利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2000年12月1日強制性公積金(簡稱「強積金」)制度實施。強積金制度是一個與就業有關、強制執行和屬私營性質的公積金制度,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

    截至2002年3月底:421.25億
    截至2003年3月底:593.05億
    截至2004年3月底:970.41億
    截至2005年3月底:1243.16億

    根據強積金制度,僱員和僱主須按最低及最高入息水平,每個月分別向強積金受託人,注入有關僱員入息的5%或以上作為供款,自僱人士亦須以個人入息最少5%的作為強制性供款。強積金供款的最低有關入息水平為每月7,100港元。每月賺取超過HK$30,000的僱員,僱主和僱員的強制性供款上限均為HK$1,500,自僱人士供款上限為每年HK$300,000。僱員可於每年一次把供款戶口的僱員供款部分的所有累算權益轉移至另一計劃。一般而言,累算權益須保存至計劃成員年屆65歲退休年齡方可提取。然而,基於計劃成員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永久離開香港及提早退休的原因,可在退休年齡之前支付取得。

    按照《僱傭條例》(香港法例第57章),當僱員有權依其服務年資獲得僱主須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僱主可在僱員的強積金供款中,抽取僱主供款部份及其累算權益,以抵銷應向僱員支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宣佈在下一個立法年度修例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隨着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3年4月28日宣佈,本修例將於2025年5月1日起生效。

    為保障僱員在強積金制度下的權利及權益,積金局採取多項執法措施對付違規僱主。根據強積金法例,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的僱主,須按拖欠供款款額繳付5%的附加費,而收到的附加費會存入僱員的強積金帳戶。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根據強積金法例,積金局有權向拖欠供款的僱主徵收罰款,罰款額為HK$5,000或拖欠供款的10%,以較高者為準。若掌握足夠證據,積金局可檢控沒有安排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或拖欠強積金供款的僱主。一經定罪,違規僱主可被罰款及監禁。

    《職業退休計劃條例》是香港法例第426章,1993年10月15日實施,職業退休計劃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以外的另一個選擇。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是香港法例第485章,2000年12月1日實施
    《2001年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2002年2月6日立法會通過
    《2002年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2002年7月12日立法會通過

    強制性公積金由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監察。該局於1998年9月成立,角色是: 1. 規管及監督私人託管的公積金計劃的運作; 2. 核准受託人的資格; 3. 為公積金計劃註冊; 4. 為訂立規則或指引; 5. 促進香港相關計劃的金融市場發展。

    回顧強積金實施多年,有批評認為基金回報率偏低加上行政費昂貴,加上強積金對沖機制多年來沖走打工仔的數以百億計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未能達到保障效果,有市民建議政府應全面檢討甚至取消。2008年立法會選舉,甚至有候選人以爭取「取消強積金」作為政綱。 強積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被指太高,假設投資回報是每年5%,而基金管理費是每年2%,一個月入2萬港元的人供款40年後,累計的管理費加上複利作用,會導致最終可收取的退休金比起「零管理費」的情況少收超過三成,即少收超過100萬港元。截至2018年底 ,累積的強積金總值已達8,500億港元,但行政費仍然偏高。當時股評人胡孟青批評強積金市場已形成寡頭壟斷,雖然認可的基金信託機構有19間,但管理基金總值最高的五家已佔整體市場近七成,只要幾家龍頭大行不減價,其他信託人...

    津貼學校公積金計劃資產浄值1006.72億港元,供款人總數38928名 補助學校公積金計劃資產浄值41.38億港元,供款人總數3370名 截至2020年8月31日 醫管局公積金計劃資產浄值625.07億港元,成員28358名截至2020年3月31日

  3. 历史 1602年,荷蘭人始在阿姆斯特河橋上買賣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 [1],這是全世界第一支公交易的股票,而阿姆斯特河大橋則是世界最早的股票交易所。在那裏擠滿了等著與股票經紀人交易的投資人,甚至需要警察来維持秩序。 1773年,英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伦敦的乔纳森咖啡馆成立,1802年 ...

  4.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英語: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縮寫: HSBC ,簡稱: 滙豐 ),舊時官方簡稱 滙豐銀行 (英語: HongkongBank ,直到1998年11月 滙豐集團 宣佈統一品牌為止),是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 的全資附屬公司,也是 香港 最大 ...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制度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對 定居 在 中國大陸 的 本國公民 實施的、以 戶 為單位的 人口 管理制度,通過該制度能夠確定 自然人 在某地 生活 、 工作 等行為的合法性。. 自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 人口管理 方針的制定與實施均建基於 ...

  6. 香港賽馬會(英語: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縮寫: HKJC;簡稱:賽馬會、馬會),1960年至1996年間稱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英語: The Royal Hong Kong Jockey Club ),是香港一家於1884年11月4日成立的非牟利保證有限公司 [1],負責提供賽馬 運動、體育運動及博彩 娛樂,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賽馬機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