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5日 · 動用關愛隊透過探訪或接觸協助識別和轉介有需要支援的照顧者擴展日間長者及殘疾人士暫託服務網絡 增加兩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設立少數族裔關愛隊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支援社福機構加強員工培訓提升系統和跨專業協作

  2. 延長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資助計劃3年 優化家族辦公室基金等的優惠稅制 關愛共融 長者社區券今年增至11 000張 今年第2季長者院舍券增加至5 000張 今年內推行3年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

  3. 《星島日報》 社評 表示,「醫療券制度的設立主要不是資助長者配眼鏡而是減輕長者光顧私營醫療服務的負擔」。 對於老當益壯的人士亦可以利用醫療券驗身檢查眼球器官掃描及檢驗牙齒等健康評估服務」,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早發現潛在風險透過改變生活或飲食習慣來預防患上慢性病早日發現潛伏的疾病亦可病向淺中醫」。 發佈於 多方觀點. By 編輯部 2019-03-12. « 【多方觀點】教局從嚴評審 過去疏忽? 矯枉過正?

    •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發展
    • 房屋
    • 土地
    • 民生
    • 醫療
    • 教育
    • 青年發展
    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
    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的便利
    加快落實「跨境理財通」
    深化兩地金融互聯互通,逐步擴大合資格股票範圍
    覓得330公頃土地建屋,可建31.6萬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10年需求
    重建石籬中轉屋,料於2028年完成,預計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
    2024年推出約260個「首置」 單位
    重建大坑西邨項目,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
    加緊落實北環線鐵路項目,配合土地發展
    收回3個位於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的市區寮屋區,2021年展開土地改劃工作
    為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上蓋發展制訂分區計劃大綱圖,約一半會是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爭取盡快開展明日大嶼研究
    「2元乘車優惠計劃」所需撥款納入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
    創造更多行業為本的就業機會,包括為大灣區工作的香港科技公司員工提供工資補貼
    在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政府將繼續為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200元的市民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月補貼上限為400元
    2020年底結束的港鐵車費8折優惠延長至2021年3月
    康健中心設立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
    優化「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增加可獲資助的診療分項
    由「禁毒基金」提供3億元額外資源,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市民
    為學生提供結合課程的實地考察機會,鼓勵中小學生多學習中華文化精粹
    糾正過去通識科被異化問題,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教育局稍後公布詳情)
    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進一步支援學校和教師推行混合教學模式(電子學習)
    強化老師及校長入職、在職及升職前培訓的工作
    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
    資助非政府機構推行「青年創業計劃」,批出約1億元,為青年初創企業提供資助及向青年提供服務
  4. 行政長官參選人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提出盡快落實長者生活津貼的改善措施檢討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研究適用於公屋戶及租住私樓家庭的安排關愛基金資助措施恆常化及考慮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

  5. 2023年2月22日 · ‧寬減2022/23課稅年度100% 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元 ‧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住宅物業差餉,每季上限1,000元 ‧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亦作相若安排 ‧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

  6. 2022年2月23日 · ‧2022-23課稅年度起,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除,以減輕並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租住私人物業的負擔,每個課稅年度的扣除上限為100,000元。 ‧「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申請期延長一年至明年四月底,最高貸款額由借款人在職期間平均每月收入的6倍增加至9倍,上限由80,000元提升至100,000元。 ‧「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加強支援網上學習,推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包括資助學校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及可攜式無線網絡裝備,供有需要的學生借用,協助基層家庭學生在疫情下繼續學習。 支援企業. ‧寬減2021-22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上限為10,000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