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9日 · 本報綜合報道英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進食黃烷醇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茶漿果類蔬果等有助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有關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報告》。 漿果類蔬果包括提子香蕉茄子番茄及青椒等這些蔬果都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劑黃烷醇茶葉含有黃烷醇有助降低血壓。 不同食物含量相差大. 研究由英國Quadram生物科學研究所人員進行,分析英國逾25,000名市民的飲食習慣及健康數據,結果發現,黃烷醇與血壓有密切關聯性。 經常進食含黃烷醇食物的人,其血壓水平往往較低。 不過,不同食物的黃烷醇含量相差大,即使同一種食物,黃烷醇含量亦會有差異,例如茶的含量可由每100克有10毫升至330毫升不等。 研究人員建議大眾如要攝取黃烷醇,應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可兼顧不同營養所需。

  2. 2021年3月22日 · 研究發現飲綠茶及紅茶均有助降血壓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綠茶和紅茶所含的兒茶素化合物可以活化血管壁上的鉀離子通道蛋白KCNQ5」,令鉀離子擴散減少細胞死亡使血管放鬆達到減壓效果。 兒茶素更可調節大腦電流活動與信號傳遞,修復受損細胞,改善功能障礙而引起的癲癇症狀。 茶溫過高增食道癌風險. 團隊建議飲茶時,將茶水的溫度控制於攝氏35度,最有效活化「KCNQ5」。 而外國早前亦有研究表明,飲茶的溫度不宜太高,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且注意勿飲茶過量,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上限最好勿超過300毫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Windows Phone Apps.

  3. 2013年4月28日 · 本報綜合報道血壓高可引致心血管病和中風等嚴重疾病西澳洲大學一項對一百一十一人進行的研究指出西茶含有黃酮成分這種抗氧化物可降低血壓每日三杯西茶可減低收縮壓度數一成而且即日見效長期飲用也可穩定血壓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月8日 · 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證實,「得舒飲食可降低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生率使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減少15%而中風則可減少27%機構引述研究發現若能遵循得舒飲食的飲食原則8星期後血壓會降低10%與使用降血壓藥物治療效果相似機構又指在執行得舒飲食的同時若能進一步減少鈉質攝取降血壓的效果會更好。 許多高血壓人士實行「得舒飲食」,體重亦會自然下降。 倡6類食物 包括蔬菜低脂. 「得舒飲食」和一般人建議的飲食指南一樣,包含6大類食物,包括蔬菜類、水果類、脫脂或低脂奶類、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類(豆、魚、家禽、肉類)、五穀類、油脂,亦加入了種子及果仁類。

  6. 2021年6月23日 · 要降血壓最簡單先從飲食着手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指醫學界提倡以DASH食療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來控制血壓,其特性以低鈉,高鉀、高鈣、高鎂的食物來控制身體的鹽分,從而軟化血管,以達致降低血壓的效果。 他提醒,餐單需視乎每個人的體質需要而作出調整,例如胃部不適的人未必能承受太多全穀類食物,建議患者事前最好先跟醫生商量,再設計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8類降血壓食物.

    • 降血壓食物 茶1
    • 降血壓食物 茶2
    • 降血壓食物 茶3
    • 降血壓食物 茶4
    • 降血壓食物 茶5
  7. 2020年9月29日 · Menu 1. 早餐:小米藜麥燕麥粥、豆漿. 午餐:雞絲雜菜蕎麥麵、油菜(走油)、奇異果. 晚餐:紅白糙米飯、杧果炒雞肉、上湯鮮蘆筍、木瓜. Menu 2. 早餐: 烚蛋番茄麥包三文治、甘荀蘋果汁. 午餐:香烤三文魚柳配焗薯、沙律. 晚餐: 香草番茄蘑菇意粉、烚西蘭花. 註冊中醫師劉芷寧. 中醫的話. 據中醫學典籍記載:「心主身之血脈」,意指心與血脈相連,心氣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並參與血液的生成,因此有必要增強心臟之氣。 註冊中醫師劉芷寧表示,按五行學說,火為心,而赤色食物對應五行中的火,所以有養心作用,不妨多吃胡蘿蔔、紅薯、大棗、紅棗、桂圓、櫻桃、葡萄、枸杞子等紅色食物,可發揮益氣補血的功效。 另外,心血虛者可考慮使用當歸、人參,補血補氣;心膽氣虛者則可用蓮子、百合,藉此清心安神。

  8. 2020年5月14日 · 7招助防病. 第1招.遠離不良嗜好. 吸煙和酗酒均為引致高血壓的高危因素,當然要戒! 第2招.注意飲食均衡. 謹記病從口入,應參考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原則,減少油、鹽、糖的攝取。 另外,高血壓患者應控制動物內臟、蛋類的攝取。 放大圖片. 第3招.以清茶代濃茶. 濃茶是高血壓患者的大忌,特別是含茶鹼最高的紅茶,易導致心神不安,引發失眠、心悸等,最後令血壓上升。 若患者喜愛喝茶,可選擇較清淡的綠茶。 第4招.保持適量運動. 肥胖和靜態生活模式,易令人患高血壓,所以每星期最少做兩次帶氧運動,每次15至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