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不同於口服 類固醇類固醇藥膏可在藥局買到因此許多民眾多是藉由親朋好友好康逗相報」、「藥局推薦等方式選購類固醇藥膏但無論是藥性過強過弱或是劑型不對軟膏乳膏皆可能拖延症狀緩解速度反而讓身體吸收更多藥劑

  3. 18 小時前 · 類固醇藥膏/濕疹】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每5人便有1人在不同時期患上濕疹,估計香港患者人數達150萬人。不少人認為濕疹患者「唔掂得」類固醇,使用類固醇藥膏容易上癮、反而令濕疹病情更加難「斷尾」,今次有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解答,到底濕疹病人類固醇用得多是否真 ...

    • 類固醇藥膏擦越厚越好?類固醇藥膏使用上以可覆蓋患部為主,用量僅需薄薄一層。由於不同身體部位,藥劑的吸收能力也會不同,因此每個部位所需塗抹的分量也會不同。
    • 類固醇藥膏止癢效果不好,1天要擦好幾次?一般而言,類固醇的作用是藉由讓皮膚消炎,進而逐漸達到止癢效果,並無立即性止癢功效,但部分類固醇藥膏會添加抗組織胺、薄荷 或局部麻醉藥,以增強使用後的快速止癢效果。
    • 類固醇藥膏能治療所有皮膚問題?在許多人的觀念中,類固醇藥膏是他們家中的「常備用藥」,只要皮膚搔癢不止,就會拿家人或家中未使用完畢的類固醇藥膏來塗抹。
    • 擦類固醇藥膏讓皮膚變薄,能不擦就不擦?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確實容易出現皮膚變薄、萎縮等副作用,也可能造成毛囊發炎、刺痛及感染,但若依照上述方式,根據醫師指示正確使用,副作用的風險極低。
    • 將類固醇副作用降至最低的終極絕招
    • 塗在臉上的類固醇,要格外小心
    • 建議外用藥劑量為一個指尖
    • 「一開始先厚塗」,能節省用量又有效

    類固醇並沒有想像中的邪惡「皮膚消炎後還一直塗類固醇,這樣會不會有副作用?」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聽過預防式療法的詳細說明後,仍會忐忑不安地問我這個問題。不得不說類固醇「副作用多、最好少用」的觀念早已深植民眾心中。 然而,我要澄清的是,類固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其實人體腎上腺每天都會自行分泌製造「類固醇」,也就是所謂的「腎上腺皮質荷爾蒙」。這種天然荷爾蒙具有良好的消炎、調節免疫力等作用,而人工合成的類固醇用藥,也能達到相同的療效。 有別於注射、外用、眼藥水等,臨床上異位性皮膚炎大多使用塗抹藥膏等外用藥。我在開立處方時,也會考量多數人對類固醇的疑慮,所以,會秉持以下7大原則,向患者做詳細的說明:

    大家在使用類固醇時,請遵守以上7大原則,千萬不要自行判斷、自行用藥。曾經有患者滿臉通紅跑來求診,因為他每天都把市售類固醇當底妝在擦。而這樣「自作主張」的行為,真的令人擔慮。 的確,使用外用類固醇可以緩和肌膚乾燥與發炎,也可以讓膚況穩定下來,但它畢竟屬於治療用藥,沒有醫師診斷便妄加亂用,當然會出問題。尤其,擦在臉上的類固醇更不可不慎。 因為臉部肌膚是人體皮膚最薄的部分,通常微血管清晰可見、一泛紅就很明顯,所以,皮膚泛紅時很容易就被診斷為濕疹發作。一旦塗上市售的強效類固醇,雖然能讓血管收縮、泛紅消退,但也會導致肌膚變得更薄、更脆弱,長期下來,只會造成反效果。 替嬰幼兒塗抹類固醇時,也需特別注意。由於嬰幼兒容易患濕疹,很多媽媽會認為孩子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也因而聯想到要使用類固醇。 但家長若任意使用...

    關於前述7大原則的第③點,可對照強度分級表,了解自己現在所使用的類固醇強度大約落在何種等級。若要改用其他強度的類固醇,或有其他任何疑慮,都請務必先向醫師諮詢。 日本外用類固醇的強度共分為5級,由強到弱依序為最強效(Strongest)、強效(Very Strong)、中效(Strong)、中弱效(Medium)以及弱效(Weak)。 關於用藥原則第④與第⑤點,我再稍加補充說明如下。 一般來說,一條5克的藥膏擠滿食指指尖(指尖關節長約2公分),這樣的劑量約為0.5公克,也就是所謂的「一個指尖單位」(FTU,Fingertip unit)。而1FTU可以塗滿的面積約為成人雙手的手掌,相當於體表面積的2%。 雖然這個標準也會因患部範圍或症狀輕重而異,但我們仍可以「1FTU=0.5g=2個手掌面積」...

    雖然大量使用外用藥有一定風險,但若擔心藥膏塗太多會沾到衣服就只擦一點點或薄薄塗上一層,反而會讓藥效大打折扣。塗抹保濕產品亦然,最好還是以「厚塗」為原則,讓肌膚表面呈現水潤感。塗抹完畢若衛生紙能輕輕貼合在肌膚上,就是標準用量。 另外,若只在紅腫部位擦藥,藥效也無法完全發揮。換言之,只要是有發炎跡象的地方,都應徹底塗上外用藥,以便加速療程、全面舒緩發炎症狀,並預防反覆發作。 接下來說明7大原則中的第⑥點,不要亂吃或亂擦別人的藥。 很多人家裡會有存放家人用剩處方藥的習慣,或收著朋友說很好用的處方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異位性皮膚炎適用的處方藥,會視每個人的病情、體質和身體狀況而不同。一旦用了不適合自己的藥物,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務必只使用主治醫師為自己開立的處方藥。前面提到的第⑦點原則,也是一樣。...

    • 擦類固醇藥膏止癢效果不好,所以要一直擦?類固醇主要是用來治療發炎的皮膚,藉由消炎而逐漸達成止癢的效果,所以主要不是用來立即止癢的,因此醫師通常會處方口服或局部止癢藥膏/藥水來搭配治療;此外,某些類固醇藥膏裡面會添加薄荷、抗組織胺或局部麻醉藥來達到暫時止癢的附帶效果,常常擦雖然會覺得比較舒服,但是會因為 過量使用而造成局部(皮膚變薄、微血管變明顯…等)或全身(心悸、視力模糊…等)的副作用,因此還是建議一天塗抹1~2次即可。
    • 擦完藥膏後皮膚都會變黑黑的,是藥膏造成的?在發炎的過程中(例如:濕疹、痘痘…等),黑色素細胞會因為刺激而產生較多的黑色素,發炎持續的時間愈久或程度愈嚴重,累積下來的色素沉澱就愈深,只不過因為發炎時血管擴張的紅色暫時遮蓋住了這些褐黑色,一直要到擦藥消炎後才看的出來,所以常常被誤會是擦藥造成這些所謂「發炎後色素沉澱」(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 不癢了就可以不擦了?濕疹/皮膚炎的病灶並不是隨時都在癢的,所以 何時停止擦藥並不是根據癢不癢來判斷的,客觀上以手去摸感覺病灶和附近正常皮膚的質地相同時即代表治療完成;如果半途而廢,病灶很容易就會再復發唷!
    • 類固醇藥膏擦了皮膚會變薄,所以能不擦就不要擦?在正常的皮膚使用類固醇藥膏,用久了皮膚的確會萎縮,另外,把用在手上的類固醇拿來擦眼皮,也很快就會造成皮膚變薄;因此,以適當強度的藥膏使用在適當的病灶/部位,就能降低這方面的副作用。
  4. 2020年7月13日 · 一般來說針對異位性皮膚炎醫生最先處方的藥是類固醇類固醇可以使發炎情況減緩抑制免疫作用並使微血管收縮因為類固醇的藥效很卓越強效的類固醇藥膏只要擦12次紅腫的皮膚很快就會恢復然而若草率地使用則要注意會出現 ...

  5. 外用類固醇藥物能有效控制皮膚發炎因此適用於多種皮膚病例如濕疹過敏性皮膚炎及牛皮癬等外用類固醇藥物能消炎但並不能殺菌反而會助長細菌滋生所以絕對不能用於感染性皮膚病例如癬和瘡等常用的外用類固醇藥物包括有氟輕松 (Fluocinolone)、氫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和倍他米松 (Betamethasone) 等,製品形式有乳劑、軟膏及凝膠劑等。 這類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大部份必須由醫生處方才可以在註冊藥房購買。 藥物應用. 長期及不適當地使用外用類固醇藥物,可能導致不良的副作用,如皮膚乾燥、敏感等。 因此必須遵從醫生的指示。 在使用軟膏、洗劑或乳膏劑等藥物之前,應首先清潔皮膚患處,然後搽上一層薄薄的藥膏,輕輕按摩,使藥物滲入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