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公屋建设研究与启示-通过分析香港公屋的发展历程、规划建设实例、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吸取香港公屋的优点,固化户型设计,规模化建设保障性住房;在选址方面注重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配套设施应齐全便利;宏观管理中要有明确的机构、严格

  2. 香港房屋委员会. 1973年,政府根据房屋条例成立了法定机构香港房屋委员会,合并了原属不同系统的公屋,房委会根据政府整体房屋政策大纲,负责推行香港的住房计划和兴建公共房屋,统筹所有政府公屋供应、编配和管理事务。 房委会下设六个常务小组委员会及多个附属小组委员会和专责小组委员会,负责制定及实施不同范畴的政策,以及监督推行情况。 分别负责处理策划、建筑、投标、商业楼宇、财务及资助房屋等事务。 香港公屋发展历史与建设管理——香港公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之一.

  3. 本文首先梳理了香港公屋政策的内容及 其 历 史 演 变 过 裎 , 然 后 分 别 评 价 了 政 策 “被 边 干 预 ” “枳 极 干 预 ” “消 极 干 预 ” “适 度 干 预 ” 这 四 个 阶 段 的 实 施 成 效 , 从 中 总 结 出 香 港 公 屋 政 策 的 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期为 ...

  4. 香港政府于1954年开始实施公屋计划,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公共房屋政策,其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消除“房荒”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批难民的涌入使得香港人口在短短几年内从50万剧增至200万,“房荒”可以说是困扰香港当时社会经济的首要问题,这迫使香港政府开始介入住房市场。 1953年,政府推出的公屋计划主要是为救助九龙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中的木屋区灾民和最贫困阶层的住房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些临时性房屋或公共村屋(即廉租屋)。 政府迅速兴建了大量的标准、低成本、低租金的徒置大厦应急,满足了众多灾民对居所的需求。 在1973年前的近二十年间,徒置房屋占据了香港公共房屋的中心位置,直到1972年新总督宣布其十年建屋计划,徒置房屋才完成历史任务,寿终正寝。 3、推进“居者有其屋”阶段.

  5. 香港公屋制度发展的一些启示. 香港是世界上公认的住房问题解决的比较好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居住需求满足方面。. 考察香港公屋制度的发展,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香港保障性住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1)香港公营房屋 ...

  6. 公屋申请採用申请人填表(公屋轮候册)排队轮候,申请公屋的家庭或个人,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香港永久居民。 其每月家庭总收入及现时的总资产净值,不得超过房委会规定的最高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

  7. 随着香港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普遍增加,许多公屋租户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些公屋住户甚至拥有私人住宅物业,不加区别地继续对那些经济状况已经大大改善的家庭提供公屋,对那些等候在公屋轮候册上的家庭来说有失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