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香港招牌設計 相關

    廣告
  2. 公司標誌定制,立體招牌,信箱,報告箱,索引牌,噴畫,裱畫, LED發光招牌. 發光燈字招牌,金屬招牌,指示導視牌,信箱,展示架……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提供免費網域和SSL安全證書,內置電商和內容管理系統,SEO工具等行銷功能。 設計解決方案為您量身訂製。免費架設網站和商店。

搜尋結果

  1. 大會堂建築設計簡約,在眾多維多利亞式建築群中,鶴立雞群,經典的包浩斯風格,配合其多功能用途,可謂「港式文化中心」的典範作。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訪港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

  2. 老襯亭,即今日凌霄閣前身的別稱,最早期的老襯亭建於20世紀初,只是一個觀景亭,於香港日治時期被毀,後於1950年代由香港大酒店復建,作為山頂纜車總站的標緻式建築,仍被俗稱為老襯亭。1972年,重建成爐峰塔(凌霄閣上一代的建築物),頂層設有西餐廳,餐廳下層為咖啡室,而底層則是中 ...

  3. 摩羅街(Lascar Row)位於香港上環,自1920至30年代起,便是香港一個售賣古董的集中地。摩羅街位置在皇后大道西與荷李活道之間,被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

  4. 紅隧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僅次於東區海底隧道。 其雙線雙程行車的舊式設計,使隧道的行車流量早於通車10年後已經飽和,往港島方向幾乎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尤其是早上8時至10時)都會出現交通擠塞。

  5. 英皇書院,位於香港般咸道的著名男子官立中學,是本港現存六幢戰前官立學校校舍之一,以紅磚建造,極富新古典主義風格,書院古典雅致,其校舍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日佔時期曾被日軍佔用為馬房,戰後於1960年重建,原鐘樓因嚴重損壞而被拆去,並於南翼加建三樓,於北翼上加建兩層。

  6.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7. 店鋪越開越多,漸漸形成了一條「雀仔街」,以售賣鳥類寵物聞名,並成為香港 的一大特色景點。就算後來茶樓結業,這條「雀仔街」仍繼續存在。直至九十年代,政府為改善社區環境,決定重建康樂街。為保留「雀仔街」,政府在九六年耗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