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5日 · 作者:黃康妮 (公共電視記者) 一個生態. 「我希望我的茶園,看到的不是生產力,而是活力。 」周顯榜研究了8-9年的雜草和土壤,悟出了種茶的要領。 他看著一塊最初的實驗茶園,僅管已經5-6年沒有施過任何肥料了,但是卻愈長愈好,連雜草都從單一種類,變成十幾種雜草相,一看就知道土壤裡的元素很豐富。 眾家雜草的落地生根,同時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昆蟲前來定居,牠們在周顯榜的茶園裡囂張橫行的態度絕對讓你嘆為觀止。 蚱蜢、螳螂都不稀奇,連蜘蛛在茶葉間結了密密麻麻的網也無所謂,甚至是茶樹的害蟲都絕不撲殺。 生態平衡的理論在這裡獲得了印證,「大家可以和平共處,才不會繁殖過盛,或是不照周期生長」。 因為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的「組織健全」,你當然可以預期的是小型動物在茶園的出沒。

  2. 臺灣民族生物學誌計畫的目的就是希望用科學的方法保存原住民傳統的經驗智慧。 石正人認為「透過這個資料庫,如果想要進行某一族人和生活中動植物的使用互動關係,可以幫助一位博士生省去3年的學習相關知識光陰。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裴家麒指出,有的原住民傳統知識可以被現在科學知識驗證,但很多則是無法被證實。 例如曾經認為「台灣的山羌不可能2年生3次」的他,經過研究證實「台灣山羌平均7至8個月生產一次。 」證明原住民說法無誤。 但是即使證實這樣的結果,至今他也還不知道確切的原因,而這些花了諸多經費與人力驗證的知識卻是宜蘭泰雅部落裡的常識。 裴家麒說「這些傳統知識有些是研究者可以『剛好』用科學知識證實,有些則是可能一輩子無力去證實的。

  3. 2021年6月4日 · 周益記文化資產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李明俐,2015年因緣際會下受託管理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古宅,替古宅找出「歷史、美學、社群、見證」四個核心價值的策略執行方針。

  4. 2023年10月27日 ·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全球最多人次觀看的生態環境紀實節目「地球脈動」(Planet Earth)系列,最新力作「地球脈動III」(Planet Earth III)29日晚上8點於BBC Earth頻道首映。. 新一季除了呈現地球無與倫比的壯麗景色,還以嶄新視角探討地球 ...

  5. 2024年4月12日 · 透過這些作品,不僅彰顯了韓孝多才多藝的演技,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讚譽。 朱智勳飾演恐攻下存活軍人「禹才雲」 朱智勳在《支配物種》中飾演的「禹才雲」,是一位畢業於海軍士官學校的退役軍人。

  6. 2008年5月4日 · 現任台中縣和平鄉自由國小教導主任。 與談人:林文玲.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教授,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文化人類學、視覺人類學、性/別研究。 影片簡介 :【彩虹的故事 The Stories of Rainbow】長度 Duration:39 min. 透過泰雅族Yaki(祖母)們臉上的紋面,述說著一個傳說:「彩虹是族人通往祖靈地的唯一橋樑,因為祖先們會在彩虹上把關,沒有紋面的人,是永遠見不到族人及祖靈的……。 」然而從Yaki的口中得知,紋面的過程非常艱辛,她們忍受著一針一針刺進皮膚的痛楚,最後再以布包裹起腫大的臉部,整整八天的時間必須生活在黑暗之中。

  7. 2019年11月18日 · 周蓮香指出,離岸風電確實會有影響,但相對其他海事開發工程少很多,主要僅有打樁施工的噪音衝擊。 根據海洋風場的最新消息,今年8月在停止打樁後11天就發現白海豚蹤跡,對比香港的港珠澳大橋施工三年後才出現白海豚,算是相當早。 民間團體擔憂白海豚因離岸風機滅絕,在環評會場外抗議。 本報資料照。 海洋國家欠缺海洋研究 白海豚數量為何減少? 學者答不出來.

  1. 相關搜尋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