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進匯醫務中心註冊營養師羅嘉敏認為瘦不代表美健康才最重要,「即使磅數比正常指標高少許也沒所謂正常體重指標是以身高體重指數BMI作準則以身高和體重比例計算正常指標為18.5至22.9低於18.5便屬過輕

  2. 2022年7月16日 · 10個讓人莫名變胖的習慣. 台灣營養師程涵宇在其 Facebook專頁 表示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步入中年後大概每年會增加0.5至1公斤約1.1至2.2磅),雖然數據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如果長遠而言10年就會有5至10公斤約11至22磅的體重增加她續指雖然保持健康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可以預防體重增加但平常仍有一些容易被忽略、 容易被認為小事的日常習慣會害人變肥,故此分享10個讓人莫名變胖的習慣: +8. 進食速度急促: 有研究發現,吃飯速度急促的人更容易超重或肥胖;程涵宇解釋指,人體需要時間向大腦發出「飽肚」的信號,所以進食速度急促的人士就容易在感到飽腹感之前,吃下比身體所需之更多食物。

  3. 前文提及宵夜對生理時鐘及整體健康的影響,其實飲食時間和營養均衡亦十分重要。西班牙減重研究發現,遲吃午餐(下午3時後)的超重肥胖參與者,不論是總減重磅數、減重程度顯著較差及需時較長。其中一個原因是遲吃午

  4. 生活副刊. 發佈時間: 2023/06/02. 根據衞生署的報告香港超重和肥胖人口數量於2020年至2022年間比2014至2015年度分別上升了22%和32.5%如果不能有效管理體重肥胖相關問題會愈趨嚴重可能導致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若希望健康減肥瘦身可以考慮增加飲食中蛋白質攝取比例蛋白質有助於刺激身體分泌飽腹感賀爾蒙而且消化過程需要消耗20%至30%的熱量相比之下消化脂肪0至3%或碳水化合物5%至10%所需熱量較低一項大型綜合研究表明,在攝取相同低熱量飲食的情況下,增加18%至59%蛋白質熱量比例,平均可使體重額外減1.6公斤。

  5. 2012年10月3日 · BB肥肥白白固然得人鍾意巨嬰可能會造成孕婦肩難產」,甚至嬰兒夭折本港逾8.8磅重的大碼B在五年間飈升逾四成不少巨嬰需剖腹生產BB出現併發症風險較高變相令醫療服務百上加斤

  6. 很多人知道飲牛奶對骨骼健康有益,英國、澳洲和新西蘭早前有研究發現,原來定時飲牛奶對減低膽固醇,甚至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有幫助。有營養師表示,牛奶的成分有助促進人體吸收鈣,間接協助降低膽固醇水平,但她提醒牛奶含有奶脂、乳糖等,過量飲用亦會「增磅」,建議每日不要飲多於3杯。

  7. 2019年10月24日 · 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世界衞生組織目前更已將肥胖列為疾病,患者除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外,亦有機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腎病及部分癌症的機會。有營養師指出,減肥計劃因人而異,建議患者應從生活習慣中作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