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5日 · 拇趾外翻診斷方法. 一般的拇趾外翻可從外觀上作第一步檢查,如拇趾的第一趾骨和蹠骨的角度多於15°,則算患上拇趾外翻。 臨床上要準確診斷拇趾外翻的程度則需透過 X 光檢查 等放射診斷技術,根據患者的拇趾外翻角度(Hallux Valgus Angle)等指標判斷外翻程度。 拇趾外翻治療方案.

  2. 2023年11月30日 · 藥物簡介. 【凡士林】會致癌嗎? 一文認識用途、副作用及成份. 凡士林是什麼? 使用它會致癌嗎? 在這篇文章中,Bowtie 團隊將探討如何正確使用凡士林,以及它的用途、副作用、常見迷思等。 作者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日期 2023-11-30. 更新 2023-11-30. 目錄. 凡士林是什麼? 凡士林的10大用途和好處 凡士林的4個潛在副作用 凡士林潤唇膏致癌? 常見問題. 凡士林是什麼? 凡士林是石油凍(Petroleum Jelly)的著名品牌。 石油凍是天然蠟和礦物油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石蠟,由碳氫化合物組成,能將水分鎖在皮膚,從而治療乾燥皮膚。 凡士林的10大用途和好處. 凡士林在皮膚護理和治療方面具有多眾功能。 以下是其一些最顯著的用途:

  3. 2021年8月10日 · 中醫知識. 【把脈】能知百病? 馬上了解中醫原理及不同的脈象. 中醫診斷時,總要進行把脈,以患者的脈象判斷病症及適合接受的療法。 究竟把脈是否能知百病? 左右手也要把? 原來「脈象」都有分不同的種類。 馬上了解不同的脈象、對應的身體部位及把脈的原理。 作者. 日期 2021-08-10. 更新 2024-01-31. 甚麼是「脈」? 「脈」即血脈,是容納和運輸血液的通道,脈主要由心氣推動,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也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 「脈象」是手指感覺脈搏跳動的形象,能夠反應五臟六腑的功能,氣血運行的狀態。 肺朝百脈,主氣,循行於全身的血脈均匯於肺,通過肺氣的宣發,血液才能布散全身;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主統血,血液的循行有賴於脾氣的統攝; 肝藏血,主疏泄,有儲血及調節血量的作用;

  4. 2020年3月2日 · 甲狀腺素失調的常見原因. 誘發甲狀腺素失調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除了以上的成因外,精神壓力和外在環境都可能是誘發甲狀腺素失調的原因。 對兒童患者而言,誘發甲狀腺素失調的常見原因則是甲狀腺生成不良、異位甲狀腺或先天荷爾蒙形成障礙等。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的高危一族.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患者通常是: 女性 (性別比例約為1:5); 60歲以上的老人; 家族有甲狀腺相關疾病病史的人; 有各種自體免疫疾病家族史的人; 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或接受放射性碘以治療甲亢 (因治療可能帶來甲減的後遺症); 接受過甲狀腺相關手術的人; 孕婦或剛生產過的婦女等.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的常見症狀. 甲狀腺疾病病徵不太明顯,患者未必能很快發現此疾病,因此是常見的隱藏疾病之一。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的常見症狀如下:

  5. 2023年11月24日 · 冬蟲夏草是麥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複合體(Cordyceps sinensis),主要生長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海拔 3000-5000 公尺高山灌木帶的草坡上。 繁殖過程. 蝙蝠蛾將蟲卵產在地下,孵化後的幼蟲,一種孢子經過水而滲透到地下後找蝙蝠蛾的幼蟲寄生,並吸收幼蟲體的營養快速繁殖,到了冬季,蝙蝠蛾幼蟲被蟲草菌寄生死亡後,體內組織、外殼會與菌絲結合成堅硬的菌絲體,因為外表還是如幼蟲的外型,這時就被稱為「冬蟲」,到第二年春天來臨,菌類的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從蝙蝠蛾幼蟲的頭部長出外觀狀似植物,長出棒狀子囊座並且露出地面形成「夏草」,故稱「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有甚麼功效? 平喘作用. 改善夜尿. 預肪腎病變. 改善 失眠. 改善陽痿、提高性能力.

  6. 2023年9月11日 · 淋巴發炎簡介. 淋巴發炎(Lymphangitis)是指因感染而引發的淋巴系統炎症。 淋巴系統是由器官、腺體、細胞和導管組成的身體系統,而主要的組成器官包括扁桃體、脾臟和胸腺。 而皮膚出現紅黑色的條紋、身體腫脹、疼痛及發熱等是最常見的發炎反應。 淋巴發炎有什麼病徵? 傷患處延伸至淋巴腺較多的位置會出現紅黑色條紋. 當淋巴炎發生時,淋巴液的流動可能受到阻塞,導致皮膚出現紅黑色的條紋。 淋巴結腫大且疼痛. 淋巴結是淋巴系統的一部分,當患有感染或疾病時,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和疼痛。 這是因為淋巴結正在努力產生更多的白血球來對抗感染。 心跳加快. 當身體發生感染或發炎時,身體會加速心跳以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給身體各部分。 這是身體自然的反應。 發燒或發冷.

  7. 2021年8月24日 · HPV 病毒種類. 常見 HPV 病毒包括HPV6、11、16、18、31、33、45、52 及 58 型,當中又可分為「低危型」及「高危型」(致癌): 低危型 HPV:如 HPV 第 6 型及第 11 型,可導致生殖器官濕疣(俗稱椰菜花)或細胞低度病變,但有導致子宮頸癌的機會較低。 高危型 HPV :包括 HPV 第 16 型及第 18 型,是導致子宮頸癌的「元凶」,超過 7 成的子宮頸癌是由這類型的病毒導致,一般來說,此類病毒可被身體的免疫系統消滅,然而感染後,若未能及時受控,長久會破壞子宮頸細胞,病變的細胞再變成癌細胞,最终會演變成 子宮頸癌 。 延伸閱讀. 【梅毒】一文看清症狀、傳染途徑、潛伏期與治療. HPV 病毒的傳染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