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2日 · 新冠與流感部分症狀相似. 天氣轉涼轉冷,容易著涼,到底我們能否分辨自己是患上流感抑或感染新冠病毒? 林緯遜醫生解釋,流感及新冠病毒感染有相似及相異之處,相似在於兩者均會入侵上呼吸道,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徵會非常相似,例如發燒、喉嚨痛及流鼻水等。 ⁸⁻¹¹林緯遜醫生補充:「不過新冠病毒相比流感,可能較高機會出現下呼吸道病徵,如呼吸困難、咳嗽且帶有黃痰。 ¹²⁻¹⁵另外有部分病徵是感染新冠病毒獨有,如嗅覺及味覺減退。 ¹³'¹⁴」 長者及多類慢性病患者屬重症高風險族群. 經歷數年疫情,不少市民都經不同渠道,如政府宣傳、醫生及專家訪問,知道重症新冠肺炎的高危一族,包括60歲或以上長者或長期病患者等。

  2. 2020年3月31日 · 8. 發燒是新冠肺炎常見症狀,故近期就算疑似發燒,都足以令人方寸大亂! 其實發燒是常見臨床症狀,除了新冠肺炎,流感、病毒性腸胃炎、漢坦病毒甚至癌症等都會導致發燒。 非常時期,一旦懷疑有發燒症狀,第一時間應該如何處理? 又有什麼情況要特別留意?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發燒是新冠肺炎的病徵之一,出現發燒不可輕視! 處理發燒的五大重點(按圖): + 14. 重點一:確認真的發燒. 發燒即身體溫度比正常高,人體腦部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該處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正常情況會在37℃左右,但當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時,體溫定位點就會升高,而人體隨即亦會出現各種生理反應導致體溫上升。 不過,由於從身體不同位置探測到的體溫會有所出入,使用不同的探熱方法時,對發燒的標準會有一定分別。

  3. 2022年1月19日 · omicron症狀較輕不用怕?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延燒,許多人主張omicron不會重症化,可以當作流感看待。然而專家對於covid-19初期症狀的變化,卻顯得憂心忡忡

  4. 2022年2月20日 · ZOE最新公布在英最常見的20種症狀排行榜,除了鼻涕、頭痛、疲勞、打噴嚏和喉嚨是最常見的5種症狀外,「下背痛」及「盜汗」是最新進榜。 Omicron變種病毒. 新冠肺炎. 01 Video. 我主場. OTT. 01‌ ‌Video‌ ‌OTT. 87. 21. 1. 4.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斯佩克特(Tim Spector)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可能會在腸道停留.

    • 甚麼是covid-19無症狀感染者?
    • 無症狀感染者如何被發現?
    • 感染者有幾多是無症狀?
    • 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如何?
    • 內地如何報告和管理無症狀感染者?
    • 面對無症狀感染者要如何防範?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最新定義,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者。 無症狀感染者通常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觀察,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呈陽性,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人們熟知的傳染性疾病中,有很多都有無症狀感染期,比如乙型肝炎、愛滋病等。

    無症狀感染者由於沒有臨床症狀,幾乎不會因主動就診而被發現。目前大多通過有關部門的主動監測發現,主要有4個途徑:一是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二是聚集性疫情的調查,三是傳染源的追蹤,四是部份有境內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遊史或者居住史人員的檢測。

    無症狀感染者的發生率目前難以確知,不同地區、不同聚集方式、不同人群的病例報告有較大差別。中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發表的論文稱,截至2月11日,該中心共收到國內報告陽性檢測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56128宗,其中含有889宗無症狀感染者,比例約為1.6%;3月20日《自然》雜誌發表的文章則提及,無症狀及輕症患者最高比例或為60%。 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3月30日最新推文,以現有部份研究為例,感染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佔約18%-31%,「假設10個人接觸病毒,可能最終會有6-8個人發病,2-4個人始終不發病或者症狀非常輕微」。

    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傳染性。其密切接觸者存在二代病例續發,流行病學調查中也發現了個別由無症狀感染者導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樣本量的研究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與確診病例沒有太大差異。 學界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期長短、傳染性強弱、傳播方式等並無一致結論: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無症狀感染者可在感染病毒後14天內不發病,病毒在其體內存在時間超過三周,具有傳染的可能性;部份專家認為,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無咳嗽、打噴嚏等症狀,病原排出體外引起傳播的機會較少。 關於中國國內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表示,目前了解有限,既無具體數字,也無詳盡研究;但一般來說,無症狀感染者對其密切接觸人群的傳染率較高,而「中國近期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數不僅未上升,反而在不...

    自國家衛健委1月28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起,無症狀感染者被納入防控管理體系。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應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縣(區)級疾控機構接到無症狀感染者報告後,24小時內完成個案調查,及時通過傳染病報告系統上報。 無症狀感染者應集中隔離14天,原則上集中隔離滿14天且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隔離。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如出現臨床表現,應及時轉歸為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集中隔離。目前,浙江省已開展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14+14」天隔離工作(在定點醫院進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隔離後,再轉至集中隔離點繼續觀察14天)。 一方面,國內加強對所有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有特殊要求的重點人...

    有人為自己周圍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而擔心被感染,也有人擔心自己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雖然無症狀感染者不容易被發現、有一定傳染性,但只有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和核酸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近距離密切接觸,才有可能被感染。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便可預防。 如果密切接觸過感染者,應及時聯繫當地醫療機構,若核酸檢測呈陽性、無任何症狀,需配合疾控人員做好隔離和觀察;至於沒有感染者密切接觸史、沒有症狀的人,則沒必要去檢測。 (俠客島)

  5. 2022年1月14日 · 綜合外媒報導,普通流感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鼻塞肌肉或身體酸痛、頭痛和疲倦等。 症狀與一般傷風感冒類似,只是來得較強烈及突然。 原始新冠病毒:明顯疲倦感. 而2019年末出現的原始新冠病毒,除了涵蓋上述呼吸道病徵外,患者亦有可能出現更強烈的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伴隨噁心或嘔吐、腹瀉或腹痛,另有機會短暫失去嗅覺或味覺。 而新冠病毒最常見及易於區分的症狀正是疲倦感,其維持時間一般較長,也較強烈,患者復原體力所需的時間也較長。 🔼🔼🔼🔼Omicron傳播力強,專家建議戴兩個口罩? 👉🏻👉🏻👉🏻👉🏻 袁國勇建議戴兩個外科口罩防Omicron 醫生:雙口罩最怕呢個情況 👈🏻👈🏻👈🏻🔼🔼🔼🔼. 流鼻水、頭痛、打噴嚏 Omicron病徵似普通流感.

  6. 2022年3月11日 · 86. 第五波疫情持續,很多小朋友亦不幸中招染疫。 有多位媽媽在社交群組表示,其年幼孩子確診後照肺,肺片顯示有「花」,恐康復後肺部會留有後遺症。 兒科醫生陳欣永解釋,要診斷小朋友是否患有肺炎,X光片見到肺部有「花」並不是惟一指標,還要靠醫生的臨床診斷以及「花」的位置和程度等等。 而新冠病毒是有機會誘發肺炎,假如肺炎嚴重、患病時間長,小朋友便需要更長時間康復,也可能會出現「唔夠氣」、心口痛等情況。 第五波疫情每天確診人數持續破萬,當中不少是小朋友。 有家長在社交平台設立群組,讓確診小朋友的家長互相交流和分享資訊。 有媽媽發帖表示,醫生指其1歲多的孩子照肺後見到「有花」,醫生建議入院,她擔心地詢問要如何處理。 留意2個徵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