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31日 · 發燒是新冠肺炎常見症狀,故近期就算疑似發燒,都足以令人方寸大亂! 其實發燒是常見臨床症狀,除了新冠肺炎,流感、病毒性腸胃炎、漢坦病毒甚至癌症等都會導致發燒。 非常時期,一旦懷疑有發燒症狀,第一時間應該如何處理? 又有什麼情況要特別留意?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發燒是新冠肺炎的病徵之一,出現發燒不可輕視! 處理發燒的五大重點(按圖): + 14. 重點一:確認真的發燒. 發燒即身體溫度比正常高,人體腦部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該處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正常情況會在37℃左右,但當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時,體溫定位點就會升高,而人體隨即亦會出現各種生理反應導致體溫上升。 不過,由於從身體不同位置探測到的體溫會有所出入,使用不同的探熱方法時,對發燒的標準會有一定分別。

  2. 2022年1月30日 · 目前外界對造成長新冠的原因尚未明瞭,其中一個解釋是病毒入侵誘發激烈免疫反應,導致免疫系統在攻擊病毒同時對人體正常組織造成損害,如傷及嗅覺神經而失去嗅覺,或因血管受損造成心血管疾病。 另一個可能是新冠病毒被擊退後轉移至其組織,進入「冬眠」狀態,而又不時觸發免疫反應,誘發長期炎症,一些如疱疹病毒都有這種轉移後再感染的傾向。 Omicron會更易觸發長新冠嗎? 目前未知Omicron會否觸發或增加患上長新冠的機會。 Omicron才剛在2021年11月為人所知,至12月才開始造成全球廣泛圍感染。 這意味康復者要觀察一段長時間——最少到3月,才能斷定患上長新冠症狀。 圖為1月23日在中國武漢。 街上的行人戴着口罩防疫。 (Getty)

  3. 2023年1月6日 · 撰文:馬煒傑. 出版: 2023-01-06 21:47 更新:2023-01-06 21:52. 新冠病毒及流感夾擊下,公立醫院超負荷、急症室等候時間過長,不少需要輪候8小時或以上,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日前建議檢測陽性而病情較輕人士到私家醫院求診。. 目前本港有13間私家醫院為 ...

  4. 2022年2月20日 · ZOE最新公布在英最常見的20種症狀排行榜,除了鼻涕、頭痛、疲勞、打噴嚏和喉嚨是最常見的5種症狀外,「下背痛」及「盜汗」是最新進榜。 Omicron變種病毒. 新冠肺炎. 01 Video. 我主場. OTT. 01‌ ‌Video‌ ‌OTT. 87. 21. 1. 4.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斯佩克特(Tim Spector)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變異病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可能會在腸道停留.

  5. 2021年10月7日 · 一文看懂適合哪類人與副作用. 撰文:歐敬洛. 出版: 2021-10-07 13:14 更新:2021-10-07 13:18. 5. 美國藥廠默沙東(Merck)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口服藥Molnupiravir,成為了可能造福全球患者的新星。. 藥物被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住院及死亡風險,香港 ...

  6. 2022年3月11日 · 86. 第五波疫情持續,很多小朋友亦不幸中招染疫。 有多位媽媽在社交群組表示,其年幼孩子確診後照肺,肺片顯示有「花」,恐康復後肺部會留有後遺症。 兒科醫生陳欣永解釋,要診斷小朋友是否患有肺炎,X光片見到肺部有「花」並不是惟一指標,還要靠醫生的臨床診斷以及「花」的位置和程度等等。 而新冠病毒是有機會誘發肺炎,假如肺炎嚴重、患病時間長,小朋友便需要更長時間康復,也可能會出現「唔夠氣」、心口痛等情況。 第五波疫情每天確診人數持續破萬,當中不少是小朋友。 有家長在社交平台設立群組,讓確診小朋友的家長互相交流和分享資訊。 有媽媽發帖表示,醫生指其1歲多的孩子照肺後見到「有花」,醫生建議入院,她擔心地詢問要如何處理。 留意2個徵狀.

  7. 2023年1月3日 · 感染XBB.1.5亞型毒株的症狀包括腹瀉、呼吸困難、頭痛、喉嚨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勞和發燒等,其病症表現,和目前正在中國流行的Omicron毒株並無太大差別。. 疫情下的香港街區。. (梁鵬威攝).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