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9月13日 · 【大公报讯】房屋局早前推出“幸福设计”指引,作为新落成及翻新公屋建设和设计参考,全套八本幸福设计指引昨日正式面世。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昨日出席一个公屋幸福设计的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本港未来公营房屋供应充裕,希望着手提升居住质素。 何永贤表示,本港公营房屋以往在“提量、提速、提效”做了很多功夫,“共筑幸福”的初心就是希望在此之上做好“提质”,令公屋可温暖万家。 为建立幸福社区,当局安排“幸福号”到访26条公共屋邨,收集了3000名居民意见,归纳后及化成建议,再融入屋邨。 团队最终将“幸福”这个抽象词语变成8个幸福概念、55个策略及170项设计建议,其间亦参考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做法。

  2. 2018年6月30日 · 石硖尾徙置区落成之後,港英政府发觉可以藉此改善木屋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亦有助腾出土地作不同用途发展及改善市容,於是在一九五四年之後在九龙和港岛大量兴建同样类型的徙置区,将木屋居民安置上楼,例如荃湾的大窝口邨、观塘的鸡寮邨、柴湾的柴湾

  3. 2024年10月11日 · 庙宇屋脊的陶,由石湾著名花脊店“均玉店”制造。 这些人物公仔以戏曲特色,演绎中国神话故事《封神榜》的故事场景,传递邪不能胜正的精神。 而庙宇独特的山墙呈梯级形,在香港甚为罕见。

  4. 2021年10月25日 · 我们现在看到的蓝屋,属一九二 年代建筑,楼高四层,楼梯间墙壁、单位内窗户均为木制,露台部分采用钢筋水泥建造,是香港仅馀几座有露台建筑的唐楼。 仔细观看,原来蓝屋的外墙并非全是蓝色,闻说当年地政署进行修葺时,刚巧油漆工人手上只得蓝油,便用了它来美化建筑物之外墙。 工人就地取材的一笔,成就了蓝屋特有之倩丽。 走进蓝屋公共空间,细看挂于墙上的历史资料,始知蓝屋能有今天,在近百年后成为香港第一例“留屋留人活化保育建筑”的项目,二 一七夺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乃首次香港此类项目获此殊荣,殊是不易。 原来蓝屋同样遭遇过城市发展之两难——“拆”与“留”的命运。 它如何跨过了这个坎——“拆”下留屋的呢?

  5. 2024年10月23日 · 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建筑科技的应用和普及有望提高建楼效率和质量,香港亦一向致力推动数字建造技术的发展。 昨日,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香港分中心在香港大学(港大)举行开幕揭牌仪式,该分中心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香港的第一个分中心,也是港大的第一个国家级的工程分中心。 港大校长张翔表示,分中心的建设意义重大。 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期待跟该分中心合作,把研发成果带到“一带一路”、东盟国家和世界上同样需要房屋建筑新技术的国家,亦期望这些技术能加快加大香港公营房屋的建筑进度、产量和质素。 \大公报记者 唐雪婷. 国家助港达“政产研学用”目标.

  6. 2024年10月13日 · 庙内现存的四幅灰,包括“周文王渭水访贤”(即姜太公钓鱼)灰,是灰塑大师邓子舟、邓居谦父子的作品,非常珍贵。 邓子舟是肇庆高要人,十馀岁来港学艺,绘画和灰塑技艺非凡,誉满省港。

  7. 2018年11月26日 · 2018-11-26 11:23:02 大公报. 字号. 图:城皇街2A(左)和6A号(右)唐楼间分别在空地竖立支架及加建石屎墙,经安全评估后才研究如何利用空地配合市区更新. 【大公报讯】记者曾敏捷报道:市区重建局的上环士丹顿街/永利街重建项目(H19)拖延15年仍未启动,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昨在网志透露,已决定放弃重建方案,其中6个在士丹顿街60至62号唐楼的单位,会翻新为过渡住屋,明年初交社联营办,供轮候公屋的家庭临时居住。 H19项目将改为楼宇复修和地区活化,明年上半年有新方案。 楼上单位研租予青年. 韦志成称,H19用地现规劃为“综合发展区”,规劃意向属重建发展,料逾一年才能完成改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