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7日 ·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 (DSE)昨日續考英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是該科佔分比重最多的試卷,今年該卷主要圍繞科技,有不熟悉科技的考生表示較難理解。 有中學英文科主任形容,今年卷三是自2012年有文憑試以來最難,尤其聆聽部分涉非政府組織 (NGO)和工作場所的內容,令未投身職場的考生較難代入處境,或有礙理解內容,預料今年卷三及格率將下跌,並會影響整體英文科成績。 卷三佔英文科整體分數30%,包括必答聆聽部分及選答綜合能力部分,各佔卷三50%。 今年聆聽聲帶圍繞中學資訊科技學會學生編輯籌備網上雜誌的過程,其中涉及學生與電腦專家的訪問,當中提及非政府組織在外地推動基建項目,以及擴增實境 (AR technology)技術等詞彙。 內容涉科技 學生不熟悉礙理解.

  2. 2020年12月11日 · 【明報專訊】考評局昨公布2020年中學文憑試 (DSE)統計資料,包括重考生成績分析。 今年共有4450名有應試的重考生,當中4%為日校生。 眾多科目之中,最多人重考英文科,有2405人;其中931人 (39%)重考後取得更好成績,至少升一級,即61%重考無升級。 不過,有1258人 (52%)考兩次皆不達標,未達大學門檻第3級,更有25人考兩次皆取U。 有英文科教師稱,自修生比日校生缺少校內英文課,少聽少講,建議自定時間表,堅持每日練習。 「英文不靠背誦 要放時間練習」

  3. 2019年4月7日 ·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昨日續考英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是該科佔分比重最多的試卷,今年該卷主要圍繞科技,有不熟悉科技的考生表示較難理解。

  4. 2021年3月11日 · 【明報專訊】2021年中學文憑試(DSE)由於疫情關係,延至4月底開考。同學在最後階段應該如何準備通識科,有什麼熱門議題需要特別留意?周四《通通識》一連3期邀請資深通識科教師提供應試錦囊、熱門議題及出題趨勢分析,幫助同學溫習,作最後衝刺!

  5. 【明報專訊】周四《通通識》繼上期邀請資深通識科教師分析2020年中學文憑試 (DSE)熱門議題及出題趨勢,今期將拆解題型及答題注意事項,助同學在最後階段溫故知新。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通識科教師張兆聰. 題型分析. 一.「數據模式」 vs. 「 數據特徵」 「模式」題的數據有一定的邏輯規律,同學指出數據的特徵 (如升跌、傾向)之餘,要理解數據表現的邏輯、與受眾的關係。 以同性婚姻的議題為例,有數據或可見有信仰者尤其是基督教徒對此的立場較保守、教育程度較高者態度較開放。 若同學只點出數據突出之處、升跌等,只屬「特徵」。 二.「是否同意」vs. 「多大程度上同意」 有同學視它們為同一種問題。

  6. 2017年11月21日 · 收生分數為各院校取錄學生的主要考慮因素,故此不少同學往往重成績而輕視SLP,冼雅琳提醒:「不論是什麼出路,除公開試成績外,不同院校都想更立體地了解學生不同方面的發展。 」SLP在以下情?尤其「幫到手」: 1. 同分下作為tie-breaker (平分決勝):收生時如遇上DSE或入學分數相同的申請人,院校或學系可能會參考SLP了解申請人的性格、經歷,決定誰更適合入讀該課程. 2. 報讀指定課程:要評定申請人是否適合入讀課程,單看成績未必足夠,故部分院校或課程如社工、護理學等會透過SLP了解申請人. ˙內容忌片面 宜展現個人特質. SLP分為兩部分,前部分為記錄資料,包括3年高中的校內成績、課外活動等;後部分自述屬於「質性」 (qualitative)內容。

  7. 2022年11月22日 · 考生專訪:2022 DSE 5**文章 比較專精多元 議論人生追求. 【明報專訊】2022年卷二題三「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暗含後者比前者優勝的意味。. 考生若同意,須指出「發展多元人生」如何勝於「一生專精一事」;若不同意,須指出「一生專精一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