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grohe 水龍頭代理 香港 相關

    廣告
  2. Premium IP Proxy. Unlimited Sessions. 99.9% Uptime. Exclusive IP Proxy. Start A Free Trial. Market-Leading Proxy Service. Fast Stable HTTP(S)/SOCKS Proxies. Start Free Trial Now

搜尋結果

  1. 德國高儀集團(GROHE全球最大的單一品牌衛生設備製造商,提供浴室及廚房全方面與水相關的產品。GROHE主要經營中高價位的市場,並在130個市場銷售其產品。 歷史 [編輯]

  2. 香港,消防栓一般被稱為「街井」或「消防龍頭」。. 香港的消防栓由 水務署 建造及維修, 消防處 使用及檢查。. 香港的消防栓供水主要為淡水或海水,顏色多為紅色(淡水)及黃色(海水)。. 部份供應淡水的消防栓上會髹白色條紋,以示該等消防栓在限制 ...

  3. 室內水龍頭:通常裝在浴室、洗衣間或是廚房。圖中的德國水龍頭是單把手兩支水龍頭(一支出熱水一支出冷水)。大多數的現代北美的水龍頭只有一支出水口而混合冷熱水而可以供應出溫水。 陶瓷心軸單把手冷熱混合水龍頭 水龍頭內部結構及運作 另一種

    • 主要水源
    • 供應歷史
    • 沖廁水
    • 水質監控
    • 再造水
    • 水力發電
    • 水資源管理
    • 外部連結

    香港現今主要有兩大水源,除了降雨(天然集水方式所收集到的雨水)外,主要是由東江水供應到港。在1960年代時,鑑於香港飲用水嚴重缺乏,當時香港政府大膽構思在大埔船灣興建兩條堤壩把島嶼連起來成為船灣淡水湖,成為全球第一個「海中水庫」;在1970年代,政府也以同樣方法,在西貢糧船灣洲興建萬宜水庫。現在,香港17個水塘的總儲水量達5.86億立方米。除此之外,還有小量但重要的樽裝水。 現時,香港的用水分為飲用水和鹹水(海水)兩種。飲用水主要用於食用、灌溉等用途;而鹹水則用作沖廁之用。飲用水和鹹水分別由兩組完全獨立系統所供應。水在離開濾水廠或由海中抽取後,便由抽水機或水向低流原理輸送到各個位於不同地點和高度的配水庫,然後再供應給附近地區。飲用水系統從遍佈香港山頭和郊野公園的引水道開始;海水系統則從海旁抽...

    香港缺乏湖泊、河流及地下水等天然水源,降雨量亦不足以維持飲用水供應,19世紀中、開埠前後主要依靠山澗溪水和地下水源,大多數中國居民從私人開鑿的井水和溪澗取水,原居民甚至用竹枝築建渡槽,把山上的河水引進家園和耕地,而當時的歐洲人則通常在住所附近開掘私家水井取水。以往,黃泥涌附近的溪澗是比較可靠和充裕的水源,政府便參考中國傳統農業灌溉技術,利用竹筒接駁成水管以供應附近洋人住宅區。山水後來不敷應用,政府便於1851年開鑿五口水井,但這種水源經常受到污染,成為傳染病溫床。在1860年以前,政府亦在主要河流上游地區為公眾興建小型池塘儲水。 1850年代,香港政府因應洋商要求,積極考慮公共供水計劃。時任港督威廉·羅便臣爵士於1859年懸獎1,000英鎊徵求供水計劃;最後採納英國皇家工程署工程監督羅寧(S...

    由於香港淡水資源缺乏,水務署自1958年開始引入鹹水(即海水)作沖廁及部分消防用途,以減少淡水的消耗,至今是世界上廣泛使用海水沖廁的少數地區之一。到2015年,海水供應網絡已覆蓋香港達八成半人口,每年節省約2億8,000萬立方米的淡水,相等於香港約兩成的總水用量。2001年,香港海水沖廁系統曾獲英國水務及環境管理學會頒發「Chris Binnie 持續水務管理大獎」,此獎項表揚一些改善水資源的可持續性,並且造福社會的項目、政策或研究。 在海水沖廁系統設立初期,香港曾建有如佐敦谷水塘及馬游塘水塘等露天的鹹水水塘。鹹水的供應範圍最初限於政府及政府補助的高密度住宅,其後擴展至市區及新市鎮。系統起初不受歡迎,因為每棟樓宇必須另建管道才能配合系統運作。自1972年起,海水改為免費提供,當局透過徵收水費...

    香港水質採用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水質準則》的嚴格標準,並在此標準下推行了《水安全計劃》。整個供水系統的水質,是由水務署水質科學部的專業化驗師不斷進行物理、化學、細菌學、生物學和輻射學等綜合性檢測,監察水質。在整個供水及輸水系統中,有關人員經常從濾水廠、配水庫、輸水幹管、供水接駁位置和用戶水龍頭抽取樣本進行化驗。 香港飲用水屬於軟水類別,含有微量的礦物質。

    由水務署、渠務署與環境保護署合作之《再造水使用試驗計劃》於昂坪污水處理廠及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展開,按計劃經二級淨化處理的污水進一步淨化及消毒成為再造水,代替飲用水用於灌溉及稀釋化學品上,並可用於沖廁、救火及清洗馬路等其他非飲用用途。因為1立方米再生水成本為6元,與東江水及海水化淡比較,被認為相當具吸引力。 2006年秋季,環境保護署曾展開北區示範計劃,每日向上水的住宅、學校及安老院,提供再生水作沖廁、淋花以及人工溪流和噴泉等流水景色等其他非飲用用途,效果良好;但2008年年底試驗計劃完成後環保署卻將相關水管拆除,並表示無正式實行時間表。不過2014年政府表示正研究在遠離海邊的地區如上水、粉嶺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地區以再造水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用途,因為上述地區安裝和操作海水供應系統的成本相當高昂,水...

    水務署2013年5月在屯門濾水廠建立香港首個水力發電的渦輪機組,水力發電系統由水務署自行構思和設計,是全球少數能建在濾水廠的水力發電站,系統全自動化,更會按每日水壓,調節發電機運轉速度,改善發電效能,整個計劃共耗資2,000萬元,第一期工程於2013年5月完成,會建設發電機房、供電設施和一台渦輪發電機組,首台發電機組已開始投產,第2台機組於2017年2月完工。並會與電力公司的高壓供電網絡連接。 屯門濾水廠淡水來自七公里外的大欖涌水塘,由於水源增加,水塘供水日趨穩定,成為濾水廠用水力發電的契機。水力發電屆時能為廠內設施每年提供300萬度電力,節省240萬元電費,佔濾水廠現時電費的10%,並減排約2,000公噸二氧化碳。現時全港共有21個濾水廠,水務署將全面評估使用該技術的可行性。而政府計劃將沙...

    為回應大眾對水資源的關注,水務署在2008年推出《全面水資源管理》計劃,計劃預計至2030年為止。計劃包括四大方面:開發新水源、節約用水、使用再造水和管理水資源。居安思危,更好地應付未來難測的變化,例如氣候劇變及雨量下降等,策略重點是「先節後增」,強調節約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長,並加強供水管理。計劃的主要重點乃根據水的供求列出: 供水管理措施 1. 積極考慮使用再造水(包括循環再用洗盥污水及雨水); 2. 發展海水化淡的方案;及 3. 加強保護水資源。 用水需求管理措施 1. 加強公眾教育,宣傳節約用水; 2. 提倡使用節約用水的器具; 3. 透過更換及修復老化水管計劃,利用新科技改善水壓管理及滲漏偵察,從而加強控制滲漏;及 4. 擴展海水沖廁系統。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香港供水
    香港水務署官方網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自閉式水龍頭 是利用 油壓 方式,利用內部的彈簧與 阻尼 套件,讓出水在一定時間內停止的 水龍頭 。. 時間長短可藉由調節阻尼而改變。. 環保標章 規定本龍頭一次給水不能超過一公升,出水時間則為4~6秒。. 而每分鐘最大流量不能高於九公升,但也不能低於 ...

  5. 水龍頭省水 [編輯] 基本上,最適當的水龍頭省水方式是指「不感到不便及不引起衛生顧慮原則下,使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將浪費的水省下來」,並非刻意降低水龍頭流量,導致使用者反感。

  6. 裕泰興有限公司 ,由創辦人 羅肇唐 先生於一九六六年成立至今已50多年,為本地私人股份有限公司,亦是香港地產發展商之一,公司名之「裕」取自父親羅裕積的名字,「泰興」則意寓泰平興旺。 羅肇唐先生將家族的大押生意行業發揚光大,包括經營著名當舖地標「 和昌大押 」,更在60年代轉型為地產發展商,成立初期以舊區重建發展房地產業務,繼而從事建築興建住宅、獨立洋房、商鋪、寫字樓及酒店等商業樓宇作長線投資。 裕泰興過往發展及銷售項目超過200多個遍佈港九新界各地。 除此以外,裕泰興更在70至80年代參與大型基建及文物保育項目,包括修建 紅磡火車站 ,重建大埔舊墟汀角路 香港省躬草堂 。 現時,公司主席由羅肇唐先生長子羅守弘博士出任。 参見. 裕泰興家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