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3日 · 沒關係,其實 Word 是可以調整瀏覽模式的。 同樣在〔校閱〕分頁中,在追蹤修訂功能旁邊,可以切換「原稿:顯示標記」、「完稿:顯示標記」等不同模式。 「 原稿:顯示標記 」就是讓我們先看到原本的內容,但是會在旁邊標記要怎麼修改。 「 完稿:顯示標記 」就是讓我們直接看到改好的內容,但是會在旁邊標記原本是什麼樣子。 或者還能直接切換「完稿」、「原稿」不顯示標記的模式,這樣就能很輕鬆的比對或查看前後的文件內容了。 4. 設定標記顯示方式. 〔追蹤修訂〕有時候改得多了,為了讓自己方便找到被修改的地方,可以切換「顯示標記」的模式,其中在「註解方塊」選單中,如果切換到「在文字間顯示所有修訂」,就不會有旁邊很多延伸線的註解方塊,在閱讀上更流暢。

  2. 2016年12月3日 · 我自己在撰寫郵件標題時有幾個習慣,提供大家參考。 1. 提到對方的名字: 我喜歡在郵件標題提到對方的名字,你不一定要這樣做,因為寄信給對方當然就是要給他看啊! 但現在太多廣告信與群體信,我覺得這個「直接註明就只是給你看」的方法,可以增加對方開信率。 2. 寫上自己公司名稱: 雖然郵件列表中會有寄件者,但看到Esor這個人,不一定知道他是屬於電腦玩物這個公司,因此還是應該註明自己的公司,這可以表明自己來信的立場,並且讓對方感覺是正式的來信,這是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同樣的我覺得也可以增加對方開信率。 3. 開門見山一句「動作句」說明來意:

  3. 2020年7月29日 · 如果你預設沒有開啟,可以在網頁版 Outlook 右上方的[齒輪]設定選單中,開啟[焦點收件匣]。. Gmail 的類似功能則可以分類一些促銷、通知、帳單型的郵件:[ Gmail 收件匣自動分類活用,不需手動懶人整理郵件方法 ]。. 06. 建立「自動整理」規則:. Outlook 有一個 ...

  4. 2015年5月26日 · 我覺得「 Conceptboard 」最好用的一個地方就是可以在圖片上進行各種準確的評論( Review ),活用螢光筆、自由畫線功能,加上準確指定位置的評論卡片,我就能在設計圖上和其他人準確的進行各種細節溝通。 5. 任何修改自動儲存. 並且「 Conceptboard 」上任何人進行的修改都會自動儲存。 6. 邀請訪客(不需登入)協同合作. 那麼我們怎麼在「 Conceptboard 」上邀請其他人一起進行圖板的合作呢? 只要在左上方選單裡選擇「 Share board 」,然後發送郵件給合作夥伴,或是傳送圖板網址給合作夥伴,只要知道私密網址的人都能進行圖板的協同合作。

  5. 2021年10月10日 · 最近我在工作上剛好需要整理許多跟高效率會議相關的案例分析與解決方法,其中許多素材都是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的心血結晶,今天用比較簡單易懂的方式,也整理如下跟電腦玩物上的讀者們分享。 一,案例:會議失焦,時間超時. 問題點: 會議討論過程中,某一段的討論變成大家各自發揮「感覺想法」,或是忽然岔出到「其他的主題」,討論時間愈拉愈長,內容就愈來愈發散,卻不知道如何拉回來。 議程上只出現模糊議題或發言人順序,沒有時間限定。 每個模糊議題或每位發言者,沒有被限定要討論的目標結論。 關鍵步驟: 一個明確的 「待辦清單導向」議程 ,把會議變成解決任務的現場。 會議一開始就跟所有人說明每一段要確定的任務,並限制每一段的時間。 例如我常常會在會議一開始就說: 今天我們要討論三個問題.

  6. 2018年4月15日 · 步驟一:過濾出超過一個月沒有動作的郵件. 只是這時候很多朋友跟我說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 如果我們之前沒有這樣的清空收件匣習慣,現在收件匣裡已經累積了大量的郵件清單,橫跨好幾頁、數千封,這時候要怎麼辦呢? 以我自己當初第一次整理 Gmail 時為例,我的方法如下。 首先,我利用 Gmail 的搜尋功能,過濾出「超過一個月都沒有回應的郵件」,語法是: after:2001/1/1 before:2018/3/15. 也就是搜尋出從 2001 年開始,到 2018 年 3 月 15 日的所有郵件。 在我的概念裡,什麼是「超過一個月都沒有回應的郵件」呢? 也就是已經處理完的,或是相對不重要的,或是現在不需要處理的郵件。 所以才會在一個月內都沒有任何後續的回信。

  7. 2017年6月25日 · 試想看看,你有沒有不小心重複買到買過的書的經驗? 為什麼看過的書還會重複買? 因為大腦就是容易忘記。 於是更大的問題是,就算我寫過再好的筆記,但如果「有一天需要時忘記了」,我根本不記得自己寫過,那麼我連找都不會去找他,還以為自己沒有這些資料或想法! 於是寫了筆記,但 什麼都不會在未來發生 。 (所以我的方法可延伸參考: 你如何記得寫過什麼文章? 我建立大腦輔助搜尋系統 ) 同樣的,近期的、常使用的筆記沒這個問題。 可是我們大多數的筆記可能是偶爾發生一次的經驗、為了某個未來需要、靈機一動的新想法: 這些筆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再次用到,而「根本性的遺忘」就會成為使用他們最大的阻礙。

  1. 相關搜尋

    kyc review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