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4日 · 2022.03.04. 居屋2022接受申請不少有興趣人士都正在積極考慮不過有網民在連登討論區發文表示硏讀完有關申請規例後,「睇完有嘢問但1823打唔通!. 」,疑問就是:「如果一家四口住緊公屋單位爸爸係戶主),兩名子女係家庭成員。. 爸爸媽媽 ...

    • U Magazine
  2. 2024年5月10日 · 該名港媽上周(2日)在網上討論區「 親子王國 」中發帖,表示兒子快將滿18歲,仍在讀書、沒有工作,疑惑是否過生日就可以申請輪候公,希望他將來有個住屋保障,「冇工作都得嗎? 諗住等3、5、7、10年都好,希望『叫多一飛』。 唔申請咪又係畀大陸搶晒,佢哋大陸幾層樓添,梗係申請埋啦」。 網民:申請定都冇壞 VS 咁快睇死佢. 帖文曝光後,有網民認為申請也無妨,總比將來住劏房、捱貴租好。 但有更多網民指如要輪候公,兒子收入必須維持在限額內,即他未能從事高收入工作,認為事主做法對兒子不是最好,「叫個仔不求上進」、「咁快睇死佢」、「18歲仲帶住佢行」;有則指單人申請輪候時間極長,「等到50歲應該有」,建議事主勿抱太大希望。 +9. 點擊圖片放大. 排到60歲都未必上到樓.

  3. 2023年11月2日 · 近日一家4口獲派屯門公屋惟不願被派到屯門三寶而果斷放棄並將拒絕公屋配房一事放上小紅書引來大批港人熱議其中更惹來屯門居民不滿直言一定好過煎釀三寶」,亦有人覺得有公屋仲嫌三嫌四」,引發全城討論

  4. 2022年8月11日 · 2022.08.11. 租樓係好多香港日常最大嘅開支,隨時佔工嘅一半,而如果月入只得萬幾蚊,喺租樓上又可以有咩選擇呢?. 最近就有網民喺連登討論區上發帖,表示自己人工月入只有一萬六,但有搵樓自住嘅需要,因此就詢問一眾網民究竟個人可以住咩 ...

  5. 2020年6月18日 · 2020.06.18. 香港「寸土呎金」,能有一個細單位上車已是萬幸。 不過一家人要住在280呎單位,還要擁有私人空間之餘不侷促實在是難上加難,家住長沙灣新居麗翠苑的一家三口,示範了如何住280呎單位也能自處。 長沙灣新居麗翠苑的280呎單位,是開放式的間隔,、兩個人或許夠住,不過一家三口就有一點難度。 點擊圖片放大. 因為間隔上,整個單位只有單邊窗,而廚房位於整個單位中間,改動的地方不大。 就算能間出兩房,空間一定比較侷促。 點擊圖片放大. 而主夫婦商議過後,決定放棄主人房,寧讓兒子擁有個人的空間,於是設計公司就於大門旁間出兒子房間,並以趟門設計節省空間。 間出兒子房後,再用一個儲物櫃及屏風作分隔,將主人床融入客廳內,又能將睡眠區與客廳又有明顯的分野。 點擊圖片放大.

  6. 2023年11月22日 · 據東華三院過渡性房屋計劃資料顯示,申請者必須為年滿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並持有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出有申請編號的書面通知(藍卡)、符合申請公每月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以下兩類人士符合資格: 甲類申請:已輪候公達3年或以上人士或家庭. 乙類申請:現居於不適切住房或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或家庭. 點擊圖片放大. 該項目營運機構會預留不少於80%單位編配給「甲類申請」、不多於20%單位給「乙類申請」。 至於何謂有迫切住屋需要,則由各營計機構根據實際情況作審核,例如符合下列其中項或多項因素: 居住環境惡劣. 住屋急切性(例如遭受家暴、自然災害、失業、突然被迫遷) 家庭有長者、幼兒、殘疾或有其他特殊需要. 有身體或精神健康問題(例如長期病患、曾中風)

  7. 2023年11月14日 · 本地熱話. 熱話. 文: 黃樂恩. 2023.11.14. 不少港人對於井字型公屋感到抗拒認為地方太殘舊而且格局設計又恐怖」! 但最近有一家四口獲派青衣井字型公屋他們非但不嫌棄其後更在文中列出該單位的2大優點明言會越住越喜歡」。 貼文在網上引發熱議,沒想到就連網友都大讚該單位是「公屋中的極品」、「住一世都願啦」,即入內文睇詳情啦! 上周三(8日)有女網友在「公屋討論區」上發文,她表示自己曾在青衣住了6年,後來搬到沙田大圍7年,早前一家四口被分派到青衣長青邨青松樓的高層單位,「雖然跟之前不同邨,但是離娘家近,各方面都挺好的,雖然很捨不得大圍,希望之後能適應長青邨的生活,教(交)一些新朋友、認識一些新鄰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