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日 · 坐監」的表面意思是「坐」在監倉裡,然而囚犯在很多場合裡都是「踎」而不是「坐」,便有了「踎監」這個叫法。 除「踎」屬老一輩的慣常行為外,監獄中的「踎」實有其淵源及必要性。 囚犯相對於獄卒/長官,一般被定性為「卑」對「尊」,因而有了囚犯在接受督導時須「踎着」的不成文規定(後在尊重人權的前提下遭禁止)。 「踎」的狀態除可防止囚犯對獄卒/長官作出瞬間襲擊外,還可令獄卒/長官更易控制場面,更何況自我「踎着」表示了個人處於平和狀態,久而久之,舉凡閒聊、輪候或警鐘鳴放時囚犯們均自動自覺地「踎着」。 話說回來,要計算樹的年齡,數數「年輪」便可。 一「輪」代表一「年」,「轆」在粵語中代表「輪」,且「轆」與「碌」音同,有人便用「碌」代表「年」了。 ④號人物的述說涉及「坐籃」這個詞。

  2. 2020年5月12日 · 蕭源妻子涉行為失當脫罪. 至於蕭妻蔡怡的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她被指監考中文寫作能力評核期間,到廁所用手機向丈夫透露題目內容。 水官認為,蔡並非主考員,極其量只能監考後賺取車馬費,但相對其崗位,不牽涉濫用公權力,其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裁定不成立。 辯方求情指,蕭並非想影響考試公平性,只是補習行業競爭激烈,他才透過盡早發放題目,爭取優勢以招攬來屆學生。 蕭案發後已被停職,望法庭先索取社會服務令報告。 水官認為案情嚴重,監禁是合適懲罰,且對另兩名被告以身為人師而被定罪感到非常遺憾,決定索取背景報告,押後至5月25日判刑,其間3名被告還柙。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洩試題案 「補習天王」等坐監.

  3. 2017年9月18日 · 獅子會中學26名中三及中四學生早前就化身販毒的「陳大文」,經模擬法庭被判入獄8年後,被送往馬坑監獄一嚐階下囚滋味,經收押程序如打指模後,便在囚室體驗生活,包括訓練摺被及試睡在囚倉床上,並進行步操訓練、剪草,及體驗在獄中飯堂的飲食生活。 去年因販運危險藥物而被判入獄的阿良(化名)亦在活動中與學生分享,希望提醒青年三思而後行,18歲的他指自己自中學起加入黑社會,及後因運毒被捕後,發現身邊的「朋友」只是利用自己,入獄後曾想放棄自己,在家人的鼓勵下,阿良重新振作並考獲中華廚藝學院兩張證書,在11月尾出獄後將攻讀大學文憑課程,冀以行動向家人證明自己已改過。 過來人分享 學生畢生受用.

  4. 2020年7月13日 · 在囚的青少年每日清晨6時半便要起床梳洗和整理床鋪,上課前要學習步操訓練紀律。 因為販毒而被判入獄9年的明仔表示,院所對在囚者的紀律要求極高,如果有人步操時表現未如理想,所有人都要一同受罰加操,自己最長試過要步操約一小時,較正常的20分鐘長約兩倍。 另外,在囚者在院所內無時無刻都受到監視,包括洗澡的時間。 生病送院被扣鎖鏈似怪獸. 明仔分享自己鐵窗生活時表示,被判入獄初期最難習慣的是不能使用手機,「在外面十分依賴手機,但入獄後要跟朋友保持聯絡就只能寫信,十分不習慣,沒有想過自己要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要拿起紙筆才可以跟外界的朋友聯絡。 同樣因為販毒而被判監的阿朗則表示,在獄中最難受的一次經歷是生病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時,被扣上鎖鏈及手銬在公眾地方「巡街示眾」,「很不開心,覺得自己似是怪獸。

  5. 2020年3月31日 · 自私男「逃疫」首判坐監 官斥罔顧社會安全. 特區政府上月8日實施《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規定14天內曾到訪內地人士須強制接受14天 ...

  6. 2014年2月13日 · 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在香港仔工業學校的中學宿舍生活,當然與家裡的大有不同,除了是多了老師和同學,也多了規矩,連運動、吃飯和洗澡都有指定時間。 雖然一開始有學生認為「宿舍生活如坐監」,但隨着時間漸長,他們成績大進之餘,亦愛上了運動。 有情緒不穩的學生變得開朗,更有曾行差踏錯的學生,在老師的關心下漸漸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60人的宿舍中,有着各式各樣的故事。 宿舍生活十分有規律,每個時段要做甚麼都列得一清二楚。 宿舍主任李慶堯指,學生每天6時15分就起床,每晚10時45分準時休息,周一到周五除了有英文、中文、音樂、制服團隊、科技的指定課後活動外,為了讓成長中的男生有強健體魄,該校亦規定宿生必須每天運動45分鐘,多點鍛煉。 學生懶踢球竟要人「踢」

  7. 2012年1月12日 · 文匯網是香港文匯報全資附屬網站,面向全球華人,溝通兩岸三地,每日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新聞及資訊。Wenwei(Wenhui) i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