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2024年5月17日. 新任命: 黎志華7月23日出任財庫局常任秘書長(庫務)。 沈鳳君7月29日出任文體旅局常任秘書長。 黃少珠8月5日出任商經局常任秘書長。 李可期5月24日出任政府新聞處處長。 黎堅明5月29日出任漁護署署長。 政府 宣布 多項高層官員任命,涵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以及政府新聞處處長、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職位,本月至8月生效。 地政總署署長黎志華7月23日出任財庫局常任秘書長(庫務),接替同日展開退休前休假的朱曼鈴;旅遊事務專員沈鳳君7月29日出任文體旅局常任秘書長,接替8月開始退休前休假的黃智祖;工業貿易署署長黃少珠8月5日出任商經局常任秘書長,接替7月開始退休前休假的利敏貞。

  2. 2024年3月8日 · 水務署署長邱國鼎本月22日出任路政署署長,接替即將展開退休前休假的陳派明,首席政府工程師黃恩諾同日接替邱國鼎出任水務署署長;機電署副署長潘國英本月31日出任署長,接替即將展開退休前休假的彭耀。 另外,前海事處處長袁小惠已於本月2日展開退休前休假,處長一職由副處長王世發署任。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邱國鼎、黃恩諾和潘國英具備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也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定能帶領有關部門面對未來挑戰,繼續提供優質服務。 楊何蓓茵又說,陳派明和彭耀服務政府逾30年,表現專業,竭力服務香港;袁小惠過去37年盡忠職守,出任海事處處長期間帶領部門落實各項新措施。 楊何蓓茵祝願三人退休生活充實愉快。 .

  3. 2024年3月26日 · 會議由局長楊潤主持。 除海關、警務處、入境事務處、運輸署和多區民政事務處等政府代表,多個旅遊相關機構包括旅遊業監管局、旅遊發展局、旅遊業議會、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要旅遊景點及酒店業等也有派員出席。 楊潤表示,因應內地勞動節黃金周期間訪港旅客將會增加,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會緊密合作,及早準備和積極部署,並與內地對口單位加強協調和溝通,為訪港旅客創造良好旅遊體驗。 .

  4. 2024年4月8日 · 「雪龍2」號是國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掌握多項關鍵技術,具有多項創新成果。 「雪龍2」號在去年11月,展開長達五個多月的南極考察,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寒天氣下、變幻莫測的環境下,建造了國家第五座、也是最大的一座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為國家以至全世界的科學工作專家持續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提供有力保障。 這次「雪龍2」號訪港行程,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全力協調十多個政府部門,支持主辦單位綠色未來基金總會和香港極地研究中心舉辦的一連串公眾活動,包括3月在香港科學館揭幕的展覽、海上巡遊、文藝晚會等。 未來幾天,香港市民更有機會登船參觀,親身了解先進的極地科考設備。 此外,考察團隊也會參與一系列科研和科普講座等宣傳教育和交流活動。

  5. 2019年12月20日 · 楊潤雄今日在記者會上介紹函件內容該函旨在闡述局方對學校處理涉嫌違法教師和違規學生的要求令學校有更清晰指引。 局方再次申明,學校須向學生明確指出會按既定訓輔機制處理違規行為,不可姑息。 楊潤雄指,在這次社會事件中,被捕敎師和教學助理約80人;違法教師除要承擔法律責任外,若情況嚴重,局方會按《教育條例》取消其教師註冊資格。 他表示,教師失德行為會直接影響學生,當局必須保護學生,而學校作為僱主,需負責管理員工和監督其工作表現。 他說,敎師被捕不等於最終被定罪,但《資助則例》清楚列明,若個別教師已經或有可能涉及嚴重刑事訴訟或嚴重不當行為,在符合《僱傭條例》相關規限下,學校可着令其停職。 此舉乃為保障學生安全,以免受事件影響,並維持學校正常運作,絕非未審先判。

  6. 2024年4月23日 · 多個場地舉行共讀半小時活動. 2024年4月23日. 政府今年起將4月23日訂為香港全民閱讀日。. 為響應今日的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中央圖書館和多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場地舉行共讀半小時活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中央圖書館展覽館出席共讀半 ...

  7. 2021年8月26日 ·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主持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頒奬禮。 69名本地學生獲選為第七屆獎學金得主,他們將入讀境外知名大學,其中55人升讀學士學位課程,14人升讀研究院課程。 楊潤雄致辭時表示教育是培育年輕人成為有質素對社會有承擔同時具備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關鍵。 獎學金計劃體現政府培養下一代的努力,他期望得獎者學成歸來後能善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貢獻社會。 766名申請人競逐本屆獎學金。 得獎者在香港完成正規中學教育,包括修讀本地及非本地課程,他們升讀的學府除一流綜合大學外,也有世界級專科學院。 得獎者選修的學科遍及 多個範疇 ,逾半選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課程,其他學科包括法律、文科、文化及表演藝術、醫學及健康科學、社會科學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