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9日 · 消委會指,現時香港沒有食油的安全標準,冀政府注意國際間對各種污染物的最新評估,並參考國際標準,在港制定相關法例。 生活環境. 中國新聞. 香港. 食用油. 塑化劑. 食品安全. 香港消委會最新檢測發現,有5款食油檢出的塑化劑高於香港的行動水平和歐盟的含量上限,消委會已將檢測結果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消委會檢測又發現,另有42款食油樣本檢出污染物氯丙二醇,46款含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2. 2024年5月30日 · 綠色消費:對環境傷害較少的消費行為. 綠色消費,係指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考量到產品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而選擇對環境傷害較少、甚至是有利的商品,其範圍涵蓋了產品的生產、運輸、行銷、丟棄過程、回收程度,以及產品包裝內含物。. 一般而言 ...

  3. 2023年3月24日 · 近日消保會驗出植纖容器含甲醛,彩宸公司代表說,相較之下PLA餐具不用做防水,反而沒食安疑慮。 王舜弘則指出,環保署雖禁止PLA,但允許提供混摻10%以下塑膠(如淋膜)的紙、植纖餐具,仍會有塑膠流入環境。

  4. 2017年1月11日 · 消防業務原已龐雜,兩年前更因新屋保齡球大火造成6名消防隊員殉職,而使得內政部重新檢討消防業務,2016年內政部長即於立法院宣布,未來兩年要把捕蜂捉蛇移交農政單位,成立24小時專責機構;但農委會則表示無力承擔。

    • 消委會1
    • 消委會2
    • 消委會3
    • 消委會4
    • 消委會5
    • 併網推遲之爭
    • 補貼難題待解
    • 開啟平價上網時代?

    根據2019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通知,2018年已核准且在2020年底前併網的陸上風電項目可以享受標杆電價(即電價補貼),2019-2020年底前核准並於2021年底前併網的項目可享受略低的補貼。但之後新增的項目不再享受國家補貼。對太陽光電項目來說,到今年6月30日仍未完成併網的部分太陽光電項目將被取消補貼。 嚴重的新冠疫情使得在補貼窗口關閉前完成併網變得困難重重。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岩3月30日在該機構微信公眾號上發文指出,不少項目的開發企業是按照上述政策窗口期來製定計劃的,但疫情導致的工期延誤將徹底打亂原有計劃,大部分擬建和在建項目都難以在規定的併網時間內完成,這意味著不能享受項目核准時的補貼電價。但這些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和投資決策都是按有補貼的條件做出的,拿不...

    新冠疫情所導致的政府財政趨緊無疑加劇了風電、太陽光電企業獲得補貼的難度,但事實上,行業內的補貼問題由來已久。目前補貼拖欠情況嚴重,業內排隊等待補貼的存量項目規模很龐大。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9年年底發布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實施情況的報告,現行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缺口巨大。目前徵收總額僅能滿足2015年底前已併網項目的補貼需求,「十三五」期間(2016-2020),90%以上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缺乏補貼資金。 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主要來自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其中包括國家財政公共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和向電力用戶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但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專家馬麗芳告訴中外對話,後者的實際徵收範圍跟政策規定的徵收範圍並不一致,導致徵收額低於預期。根據...

    無論補貼問題最終會以何種形式解決,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時代已經不可避免地到來了。即將離開補貼「獨立生存」,也即將和煤電價格進行競爭,當下的中國風電和太陽光電行業準備好了嗎? 作為中國首批平價風電示範項目中第一個併網發電的項目,位於甘肅省玉門市的中核黑崖子50兆瓦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在去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年可發電量約1.52億kWh,上網電價和該省燃煤標杆電價一樣,為0.3078元/kWh。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中廣核安徽當塗260MW太陽光電項目則是中國首批平價太陽光電示範項目,目前的上網電價也做到了和該省燃煤標杆電價相同,為0.3844元/kWh。風電、太陽光電項目平價上網實例已在部分區域出現。 儘管有現成的案例,也有專家提出風電、太陽光電的技術成本已經可以和煤電競爭,但...

  5. 2014年10月20日 · 消費者文教基會指出,頂新集團營業額高達新台幣4000億元以上,即便北市府介入,要求集團旗下味全、德克士炸雞跟布列德麵包應接受購買金額3倍懲罰性賠償,業者也同意,但就算加上每人損害賠償新台幣500元,總計也不過1.8億元,遠低於不法所得。

  6. 2021年8月2日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環保署今(2日)公布 第 14屆 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名單 ,共有7名為前屆委員連任,達到法定上限。 除了環保署正副署長、5名機關代表委員外,在14名專家學者中,生活環境領域委員7人、自然環境領域委員5人,社會環境領域委員2人,共21人。 根據今(2021)年1月新增法規,全體委員任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1/3,本屆女性委員共有8人,環保署強調,第14屆環評委員聘任,符合改聘及性別比例等規定,有兼顧性別平權及專業領域。 不過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認為,這次名單了無新意,多是官方滿意的開發派委員。 第13屆環評委員於7月28日召開任期內最後一次環評大會。 本報資料照。 李蘇竣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