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22日 · 興中會 (孫文創立的第一個革命黨) ↓ 同盟會 (興中會聯合其他團體所成立的超級革命黨) ↓ 國民黨 (民國初年的政黨,後被世凱解散) ↓ 中華革命黨 (對抗世凱所成立的革命黨) ↓ 中國國民黨 (孫文成立延續至今的政黨)

  2. 2015年7月16日 · Andrew 真實地表達他對社會現象的看法。 但仍是有一人例外:從中產階級躍升到上層階級. 在全片中唯一從「中產階級」晉升「上層社會」的Nick,順利從牛津物理系畢業,並且移民到美國的威斯康辛大學擔任大學教授,順利得到自己的理想生活。 該有的階級翻轉,居然成了「例外」 從此紀錄片觀察下來,唯有階級流動的只有一人,其餘的被觀察對象,從小是富人、長大仍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依然只能在下層階級徘徊不前⋯⋯. 延伸閱讀: 一張圖片讓你秒懂:貧富差距不可能靠教育翻轉,只能不斷階級複製下去. 再拼也念不起台清交,「國民」教育給偏鄉孩子的詛咒:永遠複製貧窮. 若複製階級的現狀不變,「翻轉教育」可以翻到哪去? 教育 M 型化:統計數據告訴你,台灣的窮人真的唸不起台清交. 公共. 階級翻轉.

    • 眷村男孩的傳奇故事:華錫鈞從 U-2 飛官到 IDF 之父
    • 華錫鈞在北京市上空死裡逃生
    • 推薦閱讀

    二○一八年九月,一個涼爽雨後早晨,我與紀錄片導演楊佈新一同帶著他剛剛完成的「疾風魅影黑貓中隊」紀錄片,前往已故華錫鈞將軍家,專程去放映給他的夫人看。 華將軍去年過世,膝下無子,夫人周毓和現在與一名移工兩人同住臺中。雖說是上將府邸,但是房子並不大。三房兩廳的格局,陳設十分簡單,前後掛著周毓和自己的畫作,只有對著大門的一面水泥牆光輝燦爛,讓來客知道這不是普通人的家—一幅大畫框別滿華錫鈞將軍這一生得到的勳章,下面整整齊齊排著四架模型飛機,都是他所研發的。 華夫人已經九十一歲了,她倚著助行器緩緩地從內室走出來,靠移工攙扶坐定在沙發上,佝僂著,抬頭對我們露齒一笑:一頭耀眼白髮、雪白的肌膚,長睫毛大眼睛高鼻子,一口貝齒整整齊齊,竟是一位樂齡的氣質美人! 年紀大了,她平常總是一會兒就會疲累,但是今天她看到...

    第一次是在美國進行夜航訓練,在七萬英呎高空,飛機突然熄火,原來是飛機油管破裂,油全漏光了。在全無燃油亦無塔臺指引的情況下,華錫鈞竟然能安全降落在一個跑道不足五千英呎,位於山谷內的小機場!因為他優異的飛行表現,美國空軍頒給他一座「優異飛行十字章」。 另一次則更為驚險,失去動力的地點,竟然在北京市上空。 在華錫鈞之前,由空軍第六大隊王英欽所駕駛的 RB-57 就在北京上空被擊落,從此國軍有三年多未曾到此偵察。當天,華錫鈞駕駛著 U2 再度飛到王英欽殉職的地點,隔著一層雲,他可以看到下面佈滿巡邏敵機造成的凝結尾,就在他慶幸自己沒有遇到防空飛彈,順利地通過北京市抵達張家口,預備返航之時,U2 的毛病發作了—飛機熄火、發電機警示燈亮起,電力系統竟然故障! 由張家口回到臺灣還有一千多浬,更不可能迫降,若...

    【他曾獨立擊落共軍 2 架米格機】「721 馬祖空戰」關鍵人物歐陽漪棻辭世,網:保衛台灣的真英雄 【從小就愛看飛機起降】陸軍「運輸直升機作戰隊」迎來首位女飛官,她克服懼高、手腳不協調,誓言為國報效 【修飛機黑手轉戰成花燈界國寶】獲台灣「匠人魂」稱號!94 歲燈藝師從不構圖,靠 80 年經驗黏「人生」花燈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寶島暖實力:在臺灣真切活著的36顆心》,由 蔚藍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蔚藍文化,由周毓和提供。)

  3. 2019年5月31日 · 文:活水來冊房 台灣歷史上真的有「零負評」的人物嗎? 回應批踢踢上一篇「台灣歷史上有幾乎零負評的人嗎?」文章,就先來談蔡培火。 三人裡面我對蔡培火是最熟的,不過一般人在這三人裡可能對他最不熟。原PO說這三人是幾乎小學就聽過的名字,我真的很羨慕,大叔我剛好早生了幾年,沒 ...

  4. 2016年5月4日 · BO 導讀:三國演義第一回有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綜觀中國歷史,向來有「起事於南,成事於北」的說法。. 也就是革命都自南方爆發,但最終的統治者都是自北而南統一 ─ 蔣介石的北伐是少數的例外。. 然而,歷史課本上向來沒有 ...

  5. 2015年8月24日 · 台大在 21 至 23 日 於台大體育館舉辦千人駭客松 ,吸引學生、業界與國外開發者共同參與。. 不過一些與會者與評審事後對於活動提出批判建議認為主辦單位把駭客松與創業比賽定義搞混讓這場駭客松變成一場創業松」,也點出台灣對於以創意為 ...

  6. 什麼是親子共學? 就是理念相近的家長,大家每週撥一兩天,聚在一起帶孩子。 再配合臉書社團的線上串連,分享、討論親子互動過程中的種種狀況。 要了解更多細節,可以到這裡去看看: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回歸教育的本來面目. 雖然郭駿武是這幾年才開始推動親子共學,但參與教育改革已經二十幾年。 談起二十年來顛沛流離的教改,郭駿武直言,當改革的理想進入到體制當中,結果往往是在表面的制度上打轉。 到最後執著的卻是最末端的入學、分發方式,原本探尋教育意義的初衷反而面目模糊。 郭駿武語重心長,其實教改的精神導師黃武雄老師,早已提醒我們教育的目標不只在於維生而已。 尤其伴隨著社會日趨民主,教育的另一層意義顯得越來越重要,那就是幫助人們發展互動、合作的角色。 教育是民主深化的基礎工程,讓人更能勝任民主社會的公民身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