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1日 · 香港群山中,以動物瑞獸賦名的山嶺眾多,當中屬禽鳥者亦為數不少。. 略舉數例,便有元朗的雞公嶺、清水灣的釣魚翁、大嶼山的鳳凰山,以及西貢的雞公山和鷓鴣山等。. 九龍半島一帶,則有飛鵝山。. 飛鵝山名曰飛禽,意謂展翅,不過橫豎觀之,皆 ...

  2. A A A. 金夫人馳馬徑又名「金夫人徑」,位於香港島南區,以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夫人(Marie Penelope Rose Eyres)命名。 金夫人馳馬徑和金督馳馬徑是本港兩條具正式路牌的行山徑。 一般相信源於金文泰在1925至1930年在港就任期間,二人經常在此策馬郊遊。 金夫人馳馬徑全長約4.5公里,部分路段與港島徑第四段重疊。 其起點位於灣仔峽,其後繞經香港仔上水塘,以深水灣南風道為終站。 路線. 需時 1.5 hr. 長度 5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由灣仔峽起步,沿香港仔水塘道下走數步,從左方按指示轉入金夫人馳馬徑。 及後在分岔口接上港島徑第四段左走(右方山徑可走回香港仔水塘道)。 走過古橋後,遇上分岔路(右方支徑可經班納山前往香港仔下水塘)續沿港島徑第四段左走。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1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2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3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4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5
  3. 2024年5月21日 · 日本山屋概覽. 在古代的日本,登山原非一種崇尚娛樂的休閒運動,而是出於參拜修行等宗教目的,又或進行狩獵、伐木和測量等山務而進行的活動,山間小屋也是為此等活動而築建。 1896年,英國傳教士Walter Weston將他踏足飛驒和赤石山脈的經歷收錄於「Mounta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in the Japanese Alps」一書中,自此日本的中部山岳便以「日本阿爾卑斯」之名廣為流傳。 日本登山家小島烏水等人在1905年成立日本第一家高山俱樂部,翌年首家商營山屋白馬頂上小屋(今「白馬山莊」)正式開業。 日本的休閒登山風潮在大正時代(1912至1926年)掀起,山屋亦隨著上高地和槍岳一帶的山徑開發而陸續發展。 時至今日,日本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山屋已有200多家。

  4. 2023年12月14日 · 總結. 行走依山而築的大水井古道和茅坪古道,透過石磴、駁坎和斷壁中閱讀昔日鄉村歷史,山間古道誠為香港的特色山村風景。 後感. 茅坪古道向來是我最愛走的古道之一。

  5. 總結.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麥理浩徑中距離最短及需時最少的路段。 路線遊經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及 城門水塘 ,除可欣賞水塘風光外,亦可細味部分具歷史價值的水塘建築及軍事遺跡。 金山路沿路猴子的數目眾多,而且已習慣遊人餵飼,行走時略感受到威脅。 路徑前半段是寬闊的馬路,前段半則是山徑,整體上易於行走。 地圖. 此路線為繪製版,非GPS路線紀錄。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1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2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3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4
    • 關秀媚前夫李煒尚5
  6. 鳳凰徑位於香港最大的島嶼 大嶼山 ,以島上的最高峰鳳凰山命名,於1984年啟用。 此遠足徑全長約70km,共分為十二段。 路線主要圍繞 南大嶼 郊野公園而行走,由東部的梅窩起,繞行西面海岸返回梅窩。 鳳凰徑為一環型行山路線,其起點和終點均在 梅窩 碼頭。

  7. 2022年2月16日 · A A A. 黃毛應是位於西貢鐵矢山北麓的一條客家村落,估計在1750至1840年期間已有先民定居於此。 黃毛應曾作「黃毛岃」,據說山脊上多長黃茅,故稱為「黃茅岃」或「黃毛岃」。 約在1870年,天主教的傳教工作擴展至黃毛應。 1923年玫瑰小堂正式啟用,教會其後在1939年於原址再建一所較具規模的聖堂,成為現今的玫瑰小堂。 1942年,東江縱隊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於玫瑰小堂宣佈成立,小堂當時一度成為游擊隊的駐紮地。 戰後小堂重新開啟,用作舉行彌撒。 但自60年代起,因參與彌撒的人數大減,小堂亦告荒廢。 小堂其後曾進行修葺,並於1976年用作童軍的活動及訓練中心,直至2019年移交予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