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兒童保險 相關

    廣告
  2. 參與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為貧困孩子帶來切實可見的改變。 幫助貧困孩子享健康,獲教育,在愛和保護中長遠改善生活。

搜尋結果

  1. 家計會,即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成立於1936年,前身為「香港優生學會」。1950年正式改組並改名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1952年成為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的八個創會成員之一。最初家計會以個別接觸方式開展工作,傳遞家庭計劃的訊息,後來增設診所服務。

  2. 林嘉華,1974年加入第一屆警察少年訓練學校,並獲得銀笛獎,成為香港電台節目《少年警訊》第一代主持。其間他受「麗的電視」監製麥當雄賞識發掘成為「麗的電視」演員。七十年代末林嘉華為麗的拍了幾套劇集,包括《鱷魚淚》等,並主唱一些動畫主題曲。

  3.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而暫停服務,交通陷入癱瘓,為紓緩這個問題,較小型的巴士(小巴)因而產生。政府容許小巴進入市區,白牌車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數目不斷增加。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從此14座便成為小巴的別稱。

  4. 香港馬術隊代表隊在全運會凱旋歸來。 奪得場地障礙個人賽金牌的林立信表示,到截得金牌感到非常高興,特別感謝家人,亦以香港為傲。而奪得銅牌的鄭文傑就特別感謝賽馬會支持他們到歐洲集訓。 而代表團的領隊指,未去比賽以前,已預計可以取得好成績,但面對國內的多名競爭者,初時未敢 ...

  5. 頭條日報 頭條網 - 新聞 - 政府設24小時熱線供家長訂奶粉 政府公布確保奶粉供應新措施,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由於本港媽媽反映訂購奶粉仍有困難,政府決定和七間主要奶粉牌子商合作,設立24小時特別熱線3142-2288,供家長訂購奶粉,由傍晚六時起運作。

  6.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7. 有一定年紀的讀者,對中華巴士(中巴)應該不會陌生。其藍白色車身,是很多港人的集體回憶。今天,中巴雖已淡出巴士服務,但從前中巴與城巴士之間的龍爭虎鬥,仍極具戲劇性,值得在此舊事重提一番。中巴在1924年由顏成坤創立,最初在九龍半島和新界經營巴士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