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4日 · Wah Fu Estate redevelopment set. March 14, 2024. The Housing Authority today announced the latest progress on the phased clearance and redevelopment of Wah Fu Estate and the relevant rehousing arrangements. The authority said the views it collected generally supported the proposal on the estate redevelopment and clearance in three phases.

  2. 2022年12月8日 · 房屋委員會 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單位 今日攪珠,以決定申請者的選樓次序,預計明年首季起分批邀請合資格申請者選購單位。 攪珠儀式由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主持,結果載於 網頁 。 這次推售三個新建綠置居發展項目,包括粉嶺清濤苑、油塘高宏苑和馬鞍山錦柏苑,合共4,693個單位。 房委會共收到約62,000份申請,包括約45,000份綠表申請和約17,000份新申請,其中約51,000份屬家庭申請者類別,約11,000份屬一人申請者類別。 房委會將依次序邀請持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的申請者於指定期間交回入息及資產證明文件,以核實是否符合綠置居申請資格,以及合資格申請者的最終選樓優先次序。

  3. 2023年4月26日 · 房屋委員會 通過 「居屋2023」安排,推售六個新建居屋項目共9,154個單位,平均售價定於評定市值六二折,預計今年年中接受申請,第四季攪珠。 房委會並通過收緊綠表申請者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資格準則。 六個新建居屋發展項目分別為屯門兆翠苑、元朗朗天苑、啟德啟悅苑、觀塘安楹苑、安樺苑和安麗苑,售價介乎149萬元至494萬元,平均售價約285萬元,預計明年首季開始選樓。 由於資助出售房屋的需求殷切,以及最近社會上有聲音要求檢討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申請資格,房委會通過修訂資格準則,公屋租戶或房屋協會出租屋邨的住戶以綠表申請者身分申請購買資助出售單位時,將與白表申請者一樣在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方面受到相同的限制。

  4. 2020年12月26日 · 2020年12月26日. 家住安樂窩,是不少市民的願望,亦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努力覓地建屋的同時,我們亦想方設法,靈活運用現有資源,提供更多適切住房予有需要的市民,將工廠大廈改建為過渡性房屋項目,正是其中一個方法。 而首個工廈改建過渡性房屋項目,亦於平安夜當天獲批出撥款,如一切順利,最快可以在2022年首季入伙,惠及116個家庭,約370人。 而截至今天,我們已覓得土地,預計可提供約13,4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首個工廈改建過渡性房屋項目. 有鑑於住屋需求殷切,現屆政府重新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容許工廈全幢改裝為過渡性房屋。

  5. 2021年10月10日 · 林鄭月娥這次到訪的兩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為約160個正輪候公屋而居住環境惡劣的市民解決眼前居住問題。 其中一個項目位於2019年8月已停辦的樂善堂小學,樂善堂獲關愛基金撥款1,500多萬元改建並翻新校舍作過渡性房屋。 項目去年8月竣工入伙,提供51個二至五人單位,並設有休憩和創意學習等共享空間,以及由樂善堂提供的家庭支援服務。 另一項目位於宋皇臺道和土瓜灣道交界,是首個利用暫未發展的政府土地、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的過渡性房屋計劃。 項目獲關愛基金撥款6,000多萬元,年中入伙,樓高三層,設有110個一至三人單位。 該項目更以環保建築和綠化為主題,綠化空間佔整體建築面積20%。 除原有大樹獲保留,更設綠化花圃區、共享和休憩空間。

  6. 2023年6月20日 · 房屋局今日推出中央通用申請表格,方便市民一站式申請不同過渡性房屋項目。 市民可按個別需要,以新表格同時提交最多三個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申請志願,無須分別向不同項目遞交申請。 房屋局收到表格和證明文件後,會先作中央處理,然後按申請者志願轉介至有關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營運機構跟進。 此舉既便利申請者,也節省營運機構的行政工作,可加快配對,早日改善申請者的居住環境。 申請表透過 專題網頁 、各過渡性房屋營運機構、設於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的過渡性房屋資訊站、房屋署現金津貼辦事處等渠道派發和收集。 此外,房屋局正積極籌備中央統一平台,讓市民可在網上申請入住過渡性房屋項目,初步計劃今年第三季推出。 .

  7. 2021年2月27日 · 一來可以令業界暫時紓困,亦可協助基層家庭解決住屋需要。 有關撥款足夠資助800套房間,若反應良好,我們在檢討後不排除會資助更多酒店及賓館作過渡性房屋之用。 一舉兩得 應對過渡住屋需求. 去年受疫情衝擊,訪港旅客數字僅得365萬人次,較前年的5,591萬,大跌93.6%。 部分酒店和旅館,要不選擇結業,要不各出其謀掙扎求存。 同樣受到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的,還有輪候公屋並居於劏房的基層家庭,失業或開工不足令生活百上加斤,對過渡性房屋的需求亦更殷切。 有見及此,運房局轄下的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主動撮合有意願的酒店及賓館與非政府機構,推出嶄新的過渡性房屋項目。 對比需要重新規劃、興建或改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這計劃的好處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投入服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