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22日 · 本報早前收到該校一名初中生家長劉先生 (化名)投訴,指現年14歲的兒子阿偉 (化名),2012年9月入讀中一後,即被鄰座女同學阿詩 (化名)嚴重欺凌。 被侵犯啞忍半年 患嚴重抑鬱. 劉父憤怒地說,阿詩頻密地用手揑阿偉的下體,「上課前、上課時、小息都揑! 估計每日最少揑10次! 」情况持續半年之久,他推算,兒子至少累積被揑近千次。 他說,兒子上學僅一個月,便突然表示「不想上學、希望轉校」,但不肯說明原因,「我初時以為兒子只是功課跟不上。 事件揭發後,他才向我們哭訴說,『被女同學揑下體是很醜的事,我也是人,也有尊嚴! 怎講得出口? 』」 劉父稱,兒子以為老師遲早會發現並嚴正處理,故啞忍半年。 「他曾反抗,撥開對方的手,又不停舉手問無關痛癢問題,盼引起老師注意,但老師誤為他在玩。

  2. 2020年12月11日 · 舊藍田邨早建於1966年共有23幢徙置大廈1992年進行大規模重建計劃其中第16至24座是今天平田邨的前身。 (資料圖片)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 (1)》 【明報專訊】 (第1段)當要向你重述關於那些街道的事情時,我無法指出它們的名字,因為由官方定出的名字,不一定會種植在居民的心裡,直至現在,如果你翻看地圖,街道的名字並沒有改變,但我生活過的地方已經消失了,所以我要敘述的是那些已經永遠消失了的地方,它們只有它們活著的時候的名字。 (第2段)但為了確立那個區域的消失,我仍然可以指出一個沒有意義的地名──藍田平田邨,它座落在安田街之旁,我生活過的地方是「第24座」,兩個不同的名字,重疊在相同的地方。

  3. 2019年10月1日 · 故事講述李心潔飾演的記者阿玲質疑同是記者的男友被殺,卻被警方及報社描繪成交通意外,於是請求曾當差的黃秋生及陳冠希飾演的攝影記者基仔幫忙追查,事件其後牽涉富商兒子與名模女友的地下情,更因名模的死亡意外被警方淡化而似有煙幕。 在主角眼中,警方與報社收下富商利益,隱瞞真相,因而製造了多角不信任關係。 片中還有梁家輝飾演令主角懷疑他隱瞞的報社老總,今天的梁家輝出席撐警活動同樣受質疑,陳嘉上也北上發展,成為愛國者。 (題外話一則,此片當年在《明報》編輯部取景,攝製隊凌晨時分才到公司「動工」,拍到翌日離開,基本上動過哪位置的擺設都會歸位,完好無缺。 《明報》頗受電影界歡迎,比《A1頭條》更早來取景的還有邱禮濤執導的《反收數特遣隊》,講述一群債台高築警察的故事,片中警署的飯堂正正是本報的飯堂。

  4. 2021年9月17日 · 作法分析. 學習重點:睹物思人,託物寓興. ?〈白髮與臍帶〉一文顧名思義是寫「白髮」和「臍帶」。 當兩樣事物並列,則觸發讀者無窮聯想:是誰的白髮、誰的臍帶? 兩者收藏在什麼地方? 為何作者偏要以它們為題,而不寫其他事物? 它們到底有何象徵意義? ?文中的白髮與臍帶均收藏在抽屜的隱蔽處。 ?抽屜,是供人盛東西的匣子,在那隱蔽角落收藏着的,可能是你珍而重之的寶物,也可能是你不為人知的傷痛。 ?臍帶,是子女與母親血脈相連的信物,是你生命的開端。 ?白髮,是母親為撫育子女而年華老去的象徵,是她生命的盡頭。 ?看到故人留下的物品,自然會想起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或他與你共同的回憶、難忘的經歷,因而引起對他的思念。

  5. 2020年10月15日 · 熱門新聞節錄. 阿拉伯「沙特阿美」 能源「氨」輸出日本. 全球首批嶄新環保能源「氨」 (blue ammonia),由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 (Saudi Aramco)向日本輸出。 這種能源的成分是一個氮原子與三個氫原子,用以作為火力發電廠的燃料,不會釋出二氧化碳,有望作為全球穩定可靠兼可持續的能源。 氨適用於海陸空運輸工具、發電機等燃料,能取諸空氣和水,在-33℃呈液態,同時沒有液態氫易燃問題,便於長時間存儲和運輸,被視為化石燃料替代品。 像日本這種人口密集、多山而可再生能源有限的國家來說,用氨發電比直接用化石燃料發電要環保和有效益得多。 全球每年大約生產1.75億噸氨,主要用於合成肥料,工序運用氫化合物為燃料,會釋出大量二氧化碳。

  6. 2022年10月11日 · [2022.10.11]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2022年卷二「校服的自述」,要求考生代入校服,以自述方式,在與主人分離的一天,「回想我們過去一起生活」。 題目字眼容易理解,不少考生代入個人經歷寫校園生活,但忽略句中的關鍵詞「一起生活」。 若寫作時沒有緊扣「校服參與其中」及與主人「一起」生活的片段,只以觀察角度敘述校園經歷,會視作離題,將嚴重失分。 文:張殷碩. 我是一套校服,今天要和主人分離,回想我們過去一起生活,別有一番體會。 記得有許多個相同的灰鬱清晨,微的晨光像液體般滲入窗沿,我靜躺在衣架之上,看牀上的她蘇醒。 我總是很眷戀那些寧和的清早時光。 因為那是在漫長的一整天之中,難得見到她笑的時刻。 自從她六年前第一次把我穿在身上,我就大概知道她與一般人不同。

  7. 2016年5月17日 · 陳小漢生於1936年8月1日,是廣東台山人。 他出身於三代粵劇世家,拜粵劇大師薛覺先為師,跟隨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靚少佳、羅品超,音樂名家尹自重,以及京劇名宿路凌雲學藝,打下了堅實的藝術基礎。 回顧陳小漢從藝七十餘載的戲劇生涯中,雖幾經波折飽受心臟頑疾折磨,近年久違舞台的陳小漢對粵劇藝術事業卻一直不離不棄,努力耕耘。 不僅致力提攜培育粵劇曲藝後學,桃李滿門,在粵劇導演領域也頗有建樹。 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先後執導《蘭苑恩仇》、《刁蠻公主》、《女兒香》等劇目,備受外界讚譽。 1957年,陳小漢從香港回到廣州發展,先後在廣州各個粵劇團工作,主演《郭子儀祝壽》、《奇花公主》、《泗水關》等多出劇目,演技精湛純熟,聲名日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