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23日 · 1995年,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整合1000多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如果温度较工业化革命前增加2℃,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1996年欧盟首次提出2℃目标,并将2℃与二氧化碳浓度水平“不大于550ppm”进行对应。 温度控制目标一旦对应二氧化碳浓度,就相当于明确减排量。 在气候变化的谈判桌前,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这一很多国家发展的黄金期,2℃无疑变得敏感而棘手。 2005年,在苏格兰举行的G8峰会上,因美国反对,2℃目标暂时搁置;2006年,在俄罗斯举行的G8峰会上,气候变化问题只字未提。 “最初在气候谈判时,各国都在强调和讨论二氧化碳稳定水平问题,一具体到2℃目标,大家就吵架。

  2. 大. 中. 小. 分享到.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 过多的碳排放使地球变暖. 什么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呢? 简单来说,就是温室效应。 我们的地球在宇宙中非常特殊,它有一个“被子”,即大气圈,里面有一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水汽。 如果没有这层被子,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负18摄氏度;有了这层被子,大气圈短波辐射的热量通过长波辐射反射出去的时候,就会使温室气体产生增温效应,使地表平均温度成为正15摄氏度,非常适合人类生存。 如果“被子”变厚,也就是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会产生什么情况呢?

  3. 2024年3月22日 · 2023年5月开始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12月达到峰值,目前进入衰减期,并将在2024年4-5月趋于结束,强度为历史第五强。.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未来可能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大概率为弱到中等强度。. 本文为您 ...

  4. 2012年6月9日 · 小. 分享到.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科学家称,当今物种加速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和环境遭到破坏。 全球气温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 下面是在过去40年内新近灭绝的11大最典型的动物。 金蟾蜍 (1989年) 1、金蟾蜍 (1989年) 金蟾蜍是过去40年中消失的物种中最美的一种。 金蟾蜍因全身呈金黄色和皮肤光泽明亮而闻名,这种会发光的两栖类动物最早是在哥斯达黎加的高海拔地区发现的,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 金蟾蜍由被人类发现至灭绝仅数十年时间,1989年以后,金蟾蜍再没有被发现。 据说,金蟾蜍为哥斯达黎加第一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物种。 灭绝原因:环境污染、全球变暖以及细菌感染。 桑给巴尔豹.

  5. 2014年9月4日 · 【寒潮】(coldwave)是极地或寒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 东亚地区的寒潮特别强烈。 定义1: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使气温在24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过程。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天气学(二级学科) 定义2:冬半年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常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常伴有雨、雪的天气。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3:冬半年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科学(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三级学科) 定义4:冬半年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

  6. 2020年3月21日 · 2019年(1~12月)全市平均气温10.6℃,较常年偏高1.2℃,较2018年偏高0.7℃,与2014年及2017年同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高值。. 年内最高气温为34.5℃,7月21日出现在大洼国家气象站;最低气温为-19.0℃,2月8日出现在盘山国家气象站。. 8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

  7. 8-15天预报,是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产品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供公众参考,欲知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需随时关注短期天气预报和最新预报信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