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熱門政治人物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5日 · 海爾·塞拉西一世 ( 安哈拉語 : ቀዳማዊ ኃይለ ሥላሴ qädamawi haylä səllasé ,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出生自 衣索比亞 南部 紹阿 (英語:Shewa) 的貴族家庭。 在1916年的政變後擁護 孟尼利克二世 之長女 佐迪圖 擔任女王,並擔任皇儲兼攝政王。 1924年4月前訪 歐洲 ,並使 衣索比亞帝國 加入 國際聯盟 。 為了對抗 義大利 、 英國 、 法國 的勢力,於是親近 美國 與 日本 。 1935年領導軍民抗擊 貝尼托·墨索里尼 治下的 法西斯義大利 侵略 ,1936年流亡 英國 倫敦 ,呼籲 國際聯盟 和 西方世界 大國 阻止法西斯侵略,1942年隨英軍回國。

  2. 海爾·塞拉西一世 ( 阿姆哈拉語 : ቀዳማዊ ኃይለ ሥላሴ qädamawi haylä səllasé ,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出生自 埃塞俄比亚 南部 紹阿 (英语:Shewa) 的貴族家庭。 在1916年的政變後擁護 孟尼利克二世 之長女 佐迪图 擔任女王,並擔任皇储兼攝政王。 1924年4月前訪 欧洲 ,並使 埃塞俄比亚帝國 加入 國際聯盟 。 為了對抗 意大利 、 英国 、 法国 的勢力,於是親近 美国 與 日本 。 1935年领导军民抗击 贝尼托·墨索里尼 治下的 法西斯意大利 侵略 ,1936年流亡 英国 伦敦 ,呼籲 國際聯盟 和 西方世界 大国 阻止法西斯侵略,1942年随英军回国。

  3.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為政舉措
    • 個人成就
    • 家族成員
    • 歷史評價

    海爾·塞拉西一般指本詞條

    海爾·塞拉西一世(英語:Haile Selassie I,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衣索比亞帝國末代皇帝、攝政王,出生於衣索比亞南部紹阿的貴族家庭。原名里·塔法里·馬康南,擁有“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225代繼承者”、“猶太族的雄獅”、“上帝的特使”等稱號。

    1916年政變後擁護孟利尼克二世的女兒佐迪圖擔任女王,並擔任皇太子兼攝政王。1924年4月前訪歐洲,並使衣索比亞帝國加入國際聯盟。為了對抗義大利、英國、法國的勢力,親近美國與日本。1935年領導軍民抗擊墨索里尼治下的法西斯義大利王國侵略,1936年流亡英國倫敦,呼籲國際聯盟和西方大國阻止法西斯侵略,1942年隨英軍回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非洲聯盟有相當優秀的外交表現,但是國內內政因為繼續君主獨裁,慢慢產生許多矛盾。1960年發生擁立皇太子的軍方政變未遂。1970年因為國內嚴重饑荒與蘇伊士運河關閉造成的油價高漲,讓國民生活陷入危機。一部分的統治階層囤積食物更使農村出現餓死者。在衣索比亞社會陷入混亂時,皇帝不但沒有處理還試圖掩蓋饑荒的事實,造成國際撻伐。

    •中文名:海爾·塞拉西一世

    •外文名:英語:Haile Selassie I;阿姆哈拉語:ቀዳማዊ ኃይለ ሥላሴ qädamawi haylä səllasé

    •別名:塔法里

    •國籍:衣索比亞

    •出生地:衣索比亞帝國哈拉爾州

    •出生日期:1892年7月23日

    早年時期

    海爾·塞拉西一世於1892年7月23日出生於衣索比亞東部的哈拉爾市的阿姆哈拉族貴族世家。其父馬康南公爵為當時衣索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至親,都城亞的斯亞貝巴所在地紹阿地區的大貴族,時為哈拉爾省總督,以血緣上來說他是阿杜瓦戰役英雄孟利尼克二世的侄子。 海爾·塞拉西一世有兄弟姐妹十人。只有他和同父異母的哥哥伊爾瑪長大成人。海爾·塞拉西一世的生母在他幼年時死去。他生來個子矮小,但剛強機智、聰慧過人、善於騎射,深得父親寵愛,並於哈拉爾的羅馬天主教神父處學得法語。海爾·塞拉西一世從小記憶力驚人,甚至到晚年都能全憑自己記憶寫出回憶錄。由於其出眾的才能,孟尼利克二世於1903年將其召入宮中,陪伴王儲埃雅蘇一起學習。從小便表現出了充滿自信壓倒一切的個性。

    擔任總督

    1906年馬康南公爵病逝。孟尼利克二世尊重他生前的願望,任命長子伊爾瑪侯爵繼父位為哈拉爾省總督,海爾·塞拉西一世侯爵為薩拉爾縣的縣長。次年進入剛剛成立的孟尼利克二世學校念書。1909年結束學業,出任西南部錫達莫省總督,任職期間頗有建樹。兩年後由於其兄病逝而被任命為哈拉爾省總督。同年娶孟侖為妻。孟侖為沃洛省米海爾王之女,其家族屬於衣索比亞另一主要民族蓋拉族人。這種聯姻關係極大提高了海爾·塞拉西一世的政治地位和影響。 1913年孟尼利克二世病逝,繼位的埃雅蘇無力繼續其進行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隨之,封建諸侯割據形勢加重,國庫逐漸空虛,土地兼併嚴重,國內的矛盾逐漸尖銳化。主張革新的地主、商人、知識分子逐漸形成了改革派,追隨孟尼利克二世的改革道路。海爾·塞拉西一世追隨孟尼利克二世熱心於改革。他接任哈拉爾省總督後推行過去在錫達莫省的做法:廣泛進行土地登記便於有效徵稅;實行行政官員薪金制,禁止自行籌款。農村中的土地兼併因此得以限制。海爾·塞拉西一世因此得到了改革派的稱讚。

    位列攝政

    1916年,皇族會議廢黜皇帝埃雅蘇,立孟尼利克二世女兒佐迪圖女皇為皇帝,並推舉海爾·塞拉西一世為攝政王,封公爵稱號,開始登上國家權力中心。海爾·塞拉西一世利用自己掌握的任免文武官員和控制財政等權力,積極進行有利於全面推行革新的活動。為了確保國家發展的和平外部環境,避免西方殖民主義的威脅。他力主參加國際聯盟。之後衣索比亞又在1928年、1929年、1930年先後與義大利、美國、日本簽訂了和平友好條約,這些都是衣索比亞這非洲國家在外交的重大勝利。 海爾·塞拉西一世還認為,“為了便利我們的發展”,“擺脫歐洲的包圍”,需要“歐洲的進步”因此決意周遊列國親自了解外國經驗。從1923年起的兩年時間裡海爾·塞拉西一世訪問了民主葉門、巴勒斯坦、埃及、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典、義大利、英國、瑞士和希臘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考察了各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因此他更堅定了走革新的道路,並將他學習經營使用於國內的改革之中。主張改革的各個階層集結在海爾·塞拉西一世麾下,他成為了衣索比亞改革派的領袖,他們自稱為青年衣索比亞派。海爾·塞拉西一世攝政後,在1918、1924、1928年三次發布敕令,採取嚴厲措施改變了當時國內盛行的奴隸買賣和奴隸制度。地方上的割據勢力對此極端不滿,紛起反抗。在朝廷中以佐迪圖女皇為代表的保守派們也堅決反對海爾·塞拉西一世的改革主張和活動,打算消滅青年衣索比亞派。但海爾·塞拉西一世掌握著軍隊指揮權,使得佐迪圖不得不依靠地方諸侯武裝討伐海爾·塞拉西一世,幫助她推翻攝政。 1928年佐迪圖密令錫達莫省總督巴爾查侯爵帶兵1萬人向亞的斯亞貝巴進軍。1930年初,佐迪圖的前夫、岡達爾省和貝格姆迪爾省的總督古格薩·沃利公爵率領由機槍和野炮裝備的數萬名精兵進逼亞的斯亞貝巴,沿途得到提格雷、戈賈姆兩省封建主的全力支持。海爾·塞拉西一世面對這些挑戰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對地方軍閥巴爾查,海爾·塞拉西一世一方面採取妥協設宴款待並獎勵以安撫其心;又同時對其下屬進行賄賂收買,以圖瓦解。當後來海爾·塞拉西一世以重兵包圍巴爾查的兵營時後者的士兵幾乎已經全部跑光,巴爾查無力反抗只得投降最後被投入監獄。 對付實力強大的古格薩叛軍,海爾·塞拉西一世做好了充分的應戰準備。在此之前他利用保守派陸軍大臣去世的機會立即任用改革派陸軍大臣穆盧吉塔,由他主持軍務。穆盧吉塔上任後積極聘請歐洲國家的軍事使團訓練新軍,從外國購買飛機大炮等現代化武器裝備軍隊。海爾·塞拉西一世同時還注意改善在衣索比亞有強大勢力的基督教會的關係,任用埃及亞歷山大城來的西里爾為新的大主教,又任命五個衣索比亞人為主教,他們都成了海爾·塞拉西一世積極的支持者。這時,已經深居簡出的佐迪圖女皇事實上已經被孤立了。 在同古格薩叛軍作戰時,新裝備的飛機大炮都派上了用場。飛機進行偵查所獲得的軍事情報克服了衣索比亞交通不便地形複雜所造成的通訊困難,很快完成了對叛軍的包圍。古格薩軍隊受海爾·塞拉西一世先遣部隊的引誘,誤入包圍圈,海爾·塞拉西一世利用大炮飛機輪番轟炸。同時飛機還散發了西里爾大主教所簽署的傳單,號召基督徒們不要為古格薩賣命,此舉瓦解了叛軍的士氣,並紛紛投降。 戰爭從清晨一直持續到將近中午,穆盧吉塔指揮軍隊密集衝鋒,一舉殲滅敵軍,古格薩本人受重傷而死。 與此同時,海爾·塞拉西一世還粉碎了佐迪圖依靠其近衛軍消滅海爾·塞拉西一世的陰謀。1928年9月一天上午,身為攝政王的海爾·塞拉西一世照例去皇宮處理政府日常事務。佐迪圖傳令召見海爾·塞拉西一世,而他到場時卻發現四周架起了機槍。突然間女皇近衛軍的槍口對準了他,女皇指責他陰謀篡位。海爾·塞拉西一世二話不說,返身走向大門,喝令士兵開門。此時訊息已傳至海爾·塞拉西一世家中,妻子孟侖夫人急速集結周圍的警衛趕往皇宮。當大門打開時,警衛們沖了進去擊敗了猝不及防的近衛軍。此後,海爾·塞拉西一世已事實上控制了皇宮。佐迪圖作為衣索比亞“眾王之女王”已經徒具虛名了,全國政務均由攝政王全權管轄。佐迪圖只好被迫接受授予她的“捏古斯”(意為萬王之王)的稱號,在隆重的加冕儀式上將王冠傳戴在了海爾·塞拉西一世頭上。 古格薩身亡後,佐迪圖消滅改革派的希望落空,從此精神崩潰一病不起,數日後死去。1930年4月3日,海爾·塞拉西一世1向全國發表公告,宣布女皇已經離開人世,要求大家各安其職,“我將按照我的父輩傳給我的法律和赦令統治你們”。為舉行冕典禮皇室在亞的斯亞貝巴的聖喬治大教堂外建立了一座孟尼利克二世的騎馬雕像,以顯示海爾·塞拉西一世是孟尼利克二世改革事業的繼承者。

    政治

    •取消奴隸制 1916年,皇族會議立孟尼利克皇帝的女兒佐迪圖為女皇,並推舉塞拉西為攝政王。塞拉西利用自己的特權,更積極地推行革新活動。1924年,他又主持通過了一道敕令,部分地取消了奴隸制。但是他的改革主張卻遭到以年邁的女皇為代表的保守派的反對。 •制定憲法

    經濟

    為了推動經濟發展,海爾·塞拉西對農民實行放寬政策。1932年頒布赦令,廢除“德爾戈”制度。1933年又頒布法律免除農民的欠稅,降低農業稅和商業稅。1935年又頒布赦令,取消了“蓋爾巴”制度。在財政金融方面推進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設立了國家銀行,發布國家貨幣。

    軍事

    在軍事方面。海爾·塞拉西將軍隊編制分為皇帝的近衛軍和各省自己管轄的軍隊;省屬軍隊又分為正規軍和地方軍。在派遣青年軍人去法、意、比利時等國學習軍事技術同時又聘請外國軍事使團訓練本國軍隊。由比利時教官訓練皇家近衛軍,在1934年建立了一所軍事學院,由瑞典軍官負責訓練。在亞的斯亞貝巴建設了飛機場,成立了一支小型空軍,聘請比利時顧問訓練飛行員。新實行徵兵制保證了兵員的來源。經過幾年建設,衣索比亞擁有了一支20多萬人的軍隊。其中的皇家近衛軍受過現代化作戰的訓練,有較強戰鬥力。

    在內政方面,海爾·塞拉西一世雖然繼續實行若干改革,如頒布1955年憲法、進行土地改革等,這個國家有著複雜的政情:強大的基督教勢力,大量原始的部落,還有相當數量的猶太人,塞拉西皇帝如同一根繩子,把國家綁在一起。但因為繼續君主獨裁,這些措施根本不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上層封建統治集團日趨腐敗,國家經濟發展滯後,貧富差距日趨嚴重,社會主義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一部分受過現代軍事訓練的軍官開始不滿“封建腐朽”的皇帝統治,希望跑步進入社會主義。一些進步學生也開始在大街上示威遊行,大喊“皇帝是賊”、“吊死皇帝”等口號,這可是衣索比亞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事。1960年,青年軍官集團發動擁立皇太子政變,要求實行變革,但海爾·塞拉西一世鎮壓了這次政變,對政變領導人處以極刑。

    •父親:馬康南公爵,衣索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至親。

    •哥哥:伊爾瑪,同父異母的哥哥。

    •妻子:孟侖夫人,1930年加冕為皇后。

    •兒子:阿斯法·沃森,1930年立為皇太子。

    正是由於衣索比亞人的英勇抵抗,義大利軍隊消耗極大,以至於二戰中非洲意軍的戰鬥力一蹶不振。可以說,海爾·塞拉西領導的抵抗戰爭,對於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有重要貢獻的。60年代以後,海爾·塞拉西一世積極支持非洲和第三世界人民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鬥爭。1963年5月,30個獨立的非洲國家代表在亞的斯亞貝巴舉行會議建立非洲統一組織,他當選名譽主席。

    1970年因為國內嚴重饑荒與蘇伊士運河關閉造成的油價高漲,讓國民生活陷入危機。一部分的統治階層囤積食物更使農村出現餓死者。在衣索比亞社會陷入混亂時,皇帝不但沒有處理還試圖掩蓋饑荒的事實,造成國際撻伐。1973年衣索比亞終於爆發內戰,因為一張皇帝在皇宮內餵食寵物獅子生肉的照片流出,造成飽受饑荒之苦的人民嚴重不滿。最終導致了1974年6月28日爆發海爾·馬里亞姆·門格斯圖為首的軍官領導的革命。9月12日,海爾·塞拉西一世被廢黜。門格斯圖本不想把皇帝怎么樣,但營救皇帝的人實在太多,包括他最初擁戴的國家元首阿曼中將都準備推翻他重新擁立皇帝。於是,門格斯圖開始大開殺戒。1975年8月27日,唯恐夜長夢多的門格斯圖命令手下用枕頭悶死塞拉西皇帝(他相信這位皇帝刀槍不入),並從塞拉西手上奪下了所羅門王的印戒,作為自己統治的法理依據。此後,門格斯圖下令將皇帝的屍體埋在自己的辦公桌下。

  4. 海爾·塞拉西一世(阿姆哈拉語 : qädamawi haylä səllasé,1892年 7月23日—1975年 8月27日 )出生自埃塞俄比亚南部 紹阿 ( 英语 : ) 的貴族家庭。 在1916年的政變後擁護 孟尼利克二世 之長女 佐迪图 擔任女王,並擔任皇储兼攝政王。

  5. 海尔·塞拉西一世( 阿姆哈拉语 :ቀዳማዊ ኃይለ ሥላሴ,英语:Haile Selassie I [1];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原名塔法里·马康南。 埃塞俄比亚帝国 (1941年前称阿比西尼亚帝国) [2]末代皇帝(1930年11月2日-1974年9月12日)。 拥有“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225代继承者”“ 犹太族 的雄狮”“上帝的特使”等称号 [3]。 海尔·塞拉西生于贵族家庭。 早年曾在地方担任数省总督,颇有政绩。 1916年 佐迪图女皇 即位后被封为皇太子兼 摄政王 。 他支持改革,逐渐成为青年埃塞俄比亚派的领袖。 1924年出访欧洲各国,并推动埃塞俄比亚加入 国际联盟 。 1928年挫败反对势力联合佐迪图发动的针对自己的政变。

  6. 2022年8月27日 · 海爾·塞拉西一世(阿姆哈拉語:ቀዳማዊ ኃይለ ሥላሴ,英語:Haile Selassie I;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原名塔法裏·馬康南。 埃塞俄比亞帝國(1941年前稱阿比西尼亞帝國)末代皇帝(1930年11月2日-1974年9月12日)。

  7. 海爾塞拉西一世 ( Haile Selassie I , 1892年 7月23號 — 1975年 8月27號 )係 埃塞俄比亞 末代皇帝,1930年到1974年在位。. 1935年佢帶領國民抵抗 意大利 墨索里尼 侵略,畀《 時代雜誌 》選做嗰年嘅「年度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