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垃圾徵費條例草案於2021年獲通過,時任環境局長黃錦星昨日出席「雪龍2」號活動後提到,相關政策於前特首董建華年代已開始討論,上兩屆政府在制訂政策過程雖然時有爭議,但逾半市民支持大方向。 他說自己擔任局長時,觀察到落實垃圾徵費有很多挑戰,遂邀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與民共議,結論是社會支持制定適合香港的垃圾收費模式。 黃:韓台徵費初期配套不比港好. 對於有指本港回收配套不足,黃錦星稱垃圾徵費對減廢的力量很大,稱韓國、台灣等地落實垃圾收費初期,回收配套不比香港好,各個城市都需要長時間適應政策,改變市民習慣可能亦要以年計,需要有破冰前行的決心,呼籲社會要珍惜。 陸恭蕙:非為難香港 擱置淪笑話. 前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前日回覆本報查詢時說,垃圾徵費是廢物管理系統的重要部分,香港要有決心推行。

  2. 2024年4月9日 · 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實施逾一周,是否如期8月1日實施存在變數。垃圾徵費是否如期8月1日實施存在變數。任內推動政策的前環境局長黃錦星回應爭議,指各界應該珍惜歷屆政府與眾多市民一直醞釀及支持的政策,「如果錯失呢個良機,試問大家點樣對得住我哋嘅年青人?我哋畀咩信息年青人呢 ...

  3. 【明報專訊】如今專研歷史人物梁啟超的內地作家許知遠(圖),昨攜新作來港宣傳。這名戴黑框鏡、蓄長髮的前傳媒人,接受本報訪問時,年近50的他總是平靜凝視現實的斑駁,也少些往昔的直言不諱,惟愛強調接納現實、做好知識分子「微小努力」的他,臉上憂容始終未曾散去。

  4. 2021年11月26日 · 【明報專訊】前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俗稱主教山配水庫)今年6月被古諮會確認為一級歷史建築,水務署斥資2000萬元的臨時加固及整理工程已完成,下月中至明年6月中舉辦免費導賞團,每月接待約1000人,下月1日起接受網上預約。 水務署助理署長鍾永基表示,市民可在配水庫內自由走動,近看甚至觸摸以本地花崗石砌成的石柱。 有學者認為該配水庫長遠保育不宜改動太多以免影響原貌。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5. 2020年12月16日 · 【明報專訊】科大生周梓樂死因研訊昨續,首度公開事發當晚周梓樂在Telegram(Tg)的對話截圖。 周梓樂凌晨零時許先後在Tg表示「×佢射上停車場」、「係停車場食花生姐」、「咩都無帶」;其後群組有人問「safe(安全)? 」他卻沒回應,最後一段發出信息為零時49分。

  6. 2020年6月30日 ·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日(30日)通過「港區國安法」,並通過將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港府晚上約11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刊憲,法例分為6章共66條,今晚11時起實施。7月2日報道:港區國安法Q&A|六四集會叫「結束一黨專政」顛覆國家?

  7. 2023年6月25日 ·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懷疑的士司機通報可疑人物的能力。 他說,舉報可疑人物或牽涉人身安全,大多的士司機會避而遠之,未必通知警方,舉報熱線作用不大。 他表示,辨識可疑人物有困難,「唔知咩叫可疑人物」,形容「講就容易,做就難」,舉例若有乘客在車內交收,「又算唔算可疑呢」,希望警方能清楚界定可疑行為。 他又說,的士屬車主不屬司機,為免觸犯《私隱條例》,現時只有一半的士司機自行安裝車cam,質疑向警方交車cam的成效。 車主協會冀獲津貼裝行車儀.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表示,的士業界對警民合作反應正面,現時警方亦有向的士司機提供分區熱線,遇可疑情况時警方更會協助司機過濾,不擔心司機會因認知不足而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