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日 · 1.了解政府政策. 自2003年沙士後,香港 樓價 每年攀升。 對於希望買樓上車的人,不得不留意香港政府對 樓市 的政策。 香港行政長官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提出「人首置 上車盤 」計劃,目的為經濟能力未能負擔私人住宅,但又不符合購買 居屋 的市民提供置業機會,購買由政府資助興建的「首置 上車盤 項目」。 在2024年2月,政府 《財政預算案》宣佈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新住宅印花稅(NRSD)。 2.上車所需預算. 2.1 首期. 不同物業類型﹑個人的負擔能力﹑銀行按揭成數規限和申請按保與否都是影響實際首期支出的關鍵因素。 假設以首置身份經按保以9成按揭買樓上車,須付首期就是 樓價 的1成。 2.2 其他費用. 按揭保險.

  2. 2024年3月22日 · 申請者不能於遞交資料後,要求加入或刪除申請表上的家庭成員,除因出生、結婚、配偶/18歲以下子女獲批本港居留權、去世、離婚、家庭成員成為另一資助房屋計劃單位業主。

    • 沒有香港身份証可在港買樓嗎?未有香港身份證人士亦可在港買樓,只是非香港永久居民需付的買樓相關稅款有所不同。持內地身份証或非香港永居人士在港買樓須繳付15%從價印花稅(AVD)及15%買家印花稅(BSD)。
    • 有稅務豁免優惠嗎?何時開始?是有的。《施政報告2022》提出「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7年並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扣除「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印花稅(等同港人首置物業稅款),可向政府申請退還餘下已繳付的稅款,此優惠適用於2022年10月19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合約。
    • 「合資格外來人才」是指那類人士?合資格外來人才是指通過指定輸入人才計劃來港的人士,涵蓋七大類別,包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及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 實際可慳幾多稅?例子:樓價$1,000萬。從價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合共稅款。非香港永久性居民。15% ($150萬)30% ($300萬)
  3. 2023年6月2日 · 上期回顧本港自去年起的加息周期,本文續談對今年息率之預期。. 美國去年起猛烈加息後,目前息率已達4.25%至4.5%,料今年加息步伐放緩及加幅收窄,市場預期美息將於5%左右見頂,目前距離美息見頂的加幅只有約0.75厘,換句話說,即使美息於未來議息 ...

    • 北部都會區發展規模
    • 北部都會區的鐵路發展
    • 重點基建項目
    • 港深建雙城三圈格局
    • 前海合作區擴區
    • 北部都會區規劃會帶來甚麼優勢及機遇?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其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2023施政報告指,北部都會區將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 1. 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 — 位處洪水橋一帶,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接,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並藉着口岸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 2. 創新科技地帶 — 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創科發展的樞紐; 3.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 — 佔地最廣,享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並可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的口岸商貿功能;及 4. 藍綠康樂旅遊...

    《發展策略》提出了多個新鐵路項目,連接洪水橋、流浮山及新田等多個新發展區,以減低區內的往來成本。除了完善新發展區的交通網絡,亦增加了港深的跨境交通基建。鐵路發展開拓了更多土地,並帶動房屋及經濟發展。 鐵路及基建發展 (按圖可放大) 政府將研究以新建本地鐵路完善擴大後的新發展區的交通網絡,同時帶動鄰近土地開拓,釋放香港北部的發展潛力。以及3個跨境鐵路項目優化、增強及添加跨境連接的交通基建及通關安排,逐步擴大港深一小時通勤網絡的動態範圍,擴大兩地的連接面。 在2022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興建中鐵綫,由元朗錦田途經葵涌連接九龍塘,並設置東北荃灣、東北葵涌及荃景圍三個中途站,可轉乘港鐵荃灣線,以紓緩屯馬綫的載運壓力,大大縮減新界居民往返市區的交通時間。 在2023施政報告中,政府提出興建新界東北綫,提...

    屯門繞道 (研究中) — 連接屯門-赤鱲角隧道及元朗公路(近藍地)的主要幹道,落成後將有助分流屯門道路交通流量,支持屯門西及新界西北發展。預計將於2033年或之前完工。
    十一號幹線 (研究中) — 由藍地隧道、大欖涌隧道、青龍大橋及掃管笏連接路組成的主要幹道,有望舒緩屯門公路、大欖隧道及汀九橋的負荷,縮短行車時間及增加新界西北往返市區的路線選擇。計劃同時確立建造青衣至大嶼山的連接路和擴闊元朗公路(藍地至唐人新村段)的需要,預計將不遲於2036年開通整組主要幹道。
    北都公路 (天水圍、新田及古洞段) — 由天水圍途經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連接古洞北及羅湖南,提升沿路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的通達性,釋放其發展潛力,提升北部都會區的運輸容量。
    北都公路 (新界北新市鎮段) — 將北都公路由粉嶺北向東伸延,接駁至沙頭角公路交匯處,打通新界北的東西脈絡。

    雙城三圈佈局 (按圖可放大) .港深由西至東建設了七個陸路口岸和相連的交通基建,使兩地能跨越「兩灣一河」(深圳灣、大鵬灣、深圳河)而相互連接,已經形成了「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 .「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包括了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雙城三圈」可被視為港深接壤地帶策略性的空間結構,完整覆蓋了深圳發展最成熟及發展動力最活躍的都市核心區和深港口岸經濟帶,以及香港境內城市建設資源正在高速匯集並擁有龐大發展潛力的北部都會區。 .「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的確立,有利香港訂立與深圳在經濟、基建、民生和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緊密合作的清晰方向,互補優勢,積極促進香港與深圳的融合發展,亦為北部都會區各個重點發展區提供了新的規劃發展方向和動力。

    .位於深圳灣優質發展圈內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與深圳前海合作區一灣相隔,兩區各自有可觀的發展潛力。 .按最新公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七倍至120.56平方公里。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到2035年,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香港可藉此契機提升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並加强與前海的交通連繫。

    項目將香港北部經濟帶整合為北部都會區,構建成宜居宜業的新社區,料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和提供約 650 000 個工作職位,當中包括約 150 000 個創科產業職位。 在都會區裏,由於土地用途多元且佈局緊湊,居住和就業人口及企業高度聚集,可以帶動鄰近地區經濟發展 。在未來二十年,香港北將成為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所有資料均以香港特區政府最後公佈為準。資料來源: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 (2021年10月6日);2022施政報告 (2022年10月19日);2023施政報告 (2023年10月25日);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 (2023年10月30日)

  4. 5 天前 · 恒地(12)旗下多個主打細銀碼的新盤,包括 BELGRAVIA PLACE 、鰂魚涌 THE HOLBORN 、紅磡 必嘉坊 系列、大角嘴 利奧坊 系列等,撤辣後共錄得約52組大手客入市,涉及162伙,涉資逾9.3億元,是撤辣後吸引最多大手客掃貨的一家發展商。 換言話說,撤辣後恒地最受惠,近6成大手市場資金流向旗下項目。 長沙灣Belgravia Place本月初開售至今累售367伙,大手客佔逾兩成。 內地客掃8間 THE HOLBORN. 過去周末出現約20宗「一客多食」個案。

  5. 2024年4月24日 · 反映撤辣前, 樓市 氣氛尚未完全好轉,只有少數全新盤推出,發展商主力 減價 銷售貨尾,市場一手銷售量跑贏推盤量,以致貨尾單位減少,一手積壓暫時未有繼續惡化,但仍連續三季高企逾二萬個危險水平。 今年2月底政府全面撤辣後, 樓市 急速升溫,多個發展商趁旺市積極加快推售大型新盤,並採取求量不求價策略,3月份銷售亦大幅回升。 但踏入4月中,銷情有所放慢,預計短期新盤貨尾將會反覆高企二萬個以上,未來貨尾量能否逐步降至少於二萬個,仍需觀察。 第一季貨尾量及貨尾比重齊回落. 2024年第一季選取342個新盤統計,單位總數127,057個,登記售出105,532個,貨尾21,363個,按季減少1,573個,下跌6.9%。 貨尾比重方面,2024年第一季錄16.8%,按季下降1.1個百分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