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費迪南·保羅·威廉·冯·李希霍芬男爵(德語: Fer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年5月5日—1905年10月6日)是一位德國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學家、科学家,以提出丝绸之路而出名。
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德国地理学家。 早期所留下的背景资料不多,据知他可能在奥地利的提罗尔(Tyrol)和罗马尼亚西部的德兰斯斐尼亚(Transylvania)受教育;在1860年到 1862年之间,李希霍芬曾在亚洲的许多地方,例如锡兰 ...
2024年6月3日 · 费迪南·保罗·威廉·冯·李希霍芬男爵(德语: Fer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年5月5日—1905年10月6日)是一位德国旅行家、地理和地质学家、科学家,以提出丝绸之路而出名。
費迪南·保羅·威廉·馮·李希霍芬男爵(德語: Ferdinand Paul Wilhel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年5月5日—1905年10月6日)是一位德國旅行家、地理和地質學家、科學家,以提出絲綢之路而出名。
2020年1月25日 · 人物简介:李希霍芬(1833年—1905年),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 1868年至1872年间,他对中国进行了7次考察活动,是近代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之人,最先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 如今,丝绸之路已被世界广泛认可。 那么,如此重要的概念究竟是谁提出的? 存在千年又渐渐没落的古代丝绸之路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的一段话也许能给出答案,他在其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著作《丝绸之路》中写道:“‘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不是在中国文献中首先使用的。 这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名称,最早可能是由男爵李希霍芬教授提出的。 他在一部关于中国的名著中使用了‘丝绸之路’——Silk Road——这个名词,并进行了论证;在一张地图上还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
2015年4月2日 · 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究竟有何深意?. 【编者按】. “丝绸之路”是德国著名学者李希霍芬发明的一个概念。. 对于这个概念,学界各有各的讨论和解读,而华盛顿大学丹尼尔C.沃(Daniel C. Waugh)教授的论文《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通往一个概念的 ...
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地质学家,历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曾长期在波恩和莱比锡大学担任地理学教授,一生出版了将近200部地质地理学著作,其中对中国的地质考察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学术成果。 李希霍芬于1868年9月开始在中国进行了历时四年之久的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布 中国13个行省,搜集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情报。 回国后,李希霍芬先后出版了五卷《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依据的研究》,在欧洲地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最早提出了中国黄土的风成理论,并且对中国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构造变形进行了独到的研究。 李希霍芬的研究成果对近代中国地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2016年8月29日 · 李希霍芬是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有关中国的地质考察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 他曾于1868年9月开始在中国进行了历时四年之久的地理地质考察,足迹遍布中国13个行省。
2018年4月28日 · 李希霍芬是德国知名的地质地理学家,他在1868年至1872年间对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及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查。. 在总结考察成果的基础上,李希霍芬提出了著名的黄土成因说 ...
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生于1833 年,卒于1905 年,是德国知名的地质地理学家。 曾担任波恩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的教授,晚年多次荣任德国地理协会会长。 李希霍芬在1868 年至1872 年间对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考察,足迹遍布当时18 个行省中的13 个,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查。 回到德国后,李希霍芬总结考察成果完成了五卷本传世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darauf geründete Stud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