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目录. 经济特区 (英語: Special Economic Zone ,簡稱 SEZ ),是指一種 地理學 概念 ,主要由 政府 為了吸引外資或企業入駐而设立法律更為寬鬆或具有優惠條件 经济发展 的區域,除有省級經濟決策權外,還可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更為開放的政策。 特區之“特”,主要是指它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如減免關稅等經濟上的優惠待遇,提供理想的投資環境和組織完善的領導管理體制,以及增加外資投入和外匯收益,藉此促進經濟發展。

  2. 中國的7個經濟特區—— 【最早的5個經濟特區1深圳經濟特區 (廣東省,1980.08.26),世界之窗、大小梅沙、中英街、梧桐山、東部華僑城、深圳歡樂谷等. 2珠海經濟特區廣東省1980.08.26),長隆海洋王國珠海漁女雕像情侶路海泉灣圓明新園等. 3廈門經濟特區 (福建省,1980.10.07),鼓浪嶼、萬石植物園、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曾厝垵等. 4,汕頭經濟特區 (廣東省,1981.10.16),礐石風景名勝區、塔山風景區、龍虎灘海濱度假村、南澳青澳灣等. 5,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省,1988.04.13),萬綠園、東郊椰林、博鰲、海南興隆、五指山、分界洲島、天涯海角等.

  3. 注釋. 參見. 經濟特區 (英語: Special Economic Zone ,簡稱 SEZ ),是指一種 地理學 概念 ,主要由 政府 為了吸引外資或企業入駐而設立法律更為寬鬆或具有優惠條件 經濟發展 的區域,除有省級經濟決策權外,還可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更為開放的政策。 特區之「特」,主要是指它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如減免關稅等經濟上的優惠待遇,提供理想的投資環境和組織完善的領導管理體制,以及增加外資投入和外匯收益,藉此促進經濟發展。

  4. 創辦經濟特區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 根據 鄧小平 的倡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順應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新趨勢,在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重大步驟。 任何社會變革都需要有一個突破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同樣需要排頭兵。 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中共中央和廣東、福建兩省上下互動,醖釀利用兩省毗鄰港澳台、華僑眾多的優勢,在對外開放中“先走一步”和試辦特區。

  5. 設立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經濟特區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在一定時期內通過中央政府給予的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二者合力經濟以超出一般地區很多的速度成長其人均經濟實力接近或超過中等已開發國家或地區的水平後來更衍生了 上海浦東新區 、 天津濱海新區 和 重慶 兩江新區 。 2005年6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發布的《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報告提出,「 十一五 」期間內地經濟劃分為 東部 、 東北 、 中部 和 西部 四大板塊。 國家統計局 亦按此方法劃分中國的經濟區域。 「新特區」引領中國經濟三大增長極.

  6. 2018年8月10日 · 定義. 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是國家為了吸引外資或跨國企業進駐設立法律較寬鬆或具有優惠條件經濟發展的區域。 知多啲. 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設立「出口特區」,至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實施。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 經濟特區的設置標誌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 截至目前,中國共有7個經濟特區,包括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以及2015年新加入的新疆霍爾果斯和喀什。 經濟特區 中國市場. 請選擇文章. 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是國家為了吸引外資或跨國企業進駐,設立法律較寬鬆或具有優惠條件經濟發展的區域。

  7. 在中國自由經濟貿易區可包括經濟特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 (下稱"自貿區")等各種各樣的經濟區域一般來說內地的改革開放歷程大致可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 (a)建立經濟特區 (1970年代); (b)開放沿海城市及建構三角洲地區 (1980年代); (c)創建經濟開發區 (1990年代);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下稱"世貿") (2000年代);及 (e)開闢自貿區 (2010年代)。 本期《資訊述要》介紹上述首3個階段內地自由經濟貿易區的發展歷史,並闡述中國在2001年12月成為世貿成員的經過及其重要性。

  8. 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六日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在深圳等地設立經濟特區標誌著深圳經濟特區的誕生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三十週年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裏先後南巡了這座被譽為改革開放窗口的深圳特區。...

  9. 中國經濟特區的創辦是國際與國內歷史與現實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明確經濟特區創辦的歷史背景有助於理解建立經濟特區的歷史必然性和經濟特區創辦過程的艱辛探索與開拓創新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進程的生動縮影. 經濟特區的創辦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由醞釀、提出到不斷完善、提升的過程,既是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縮影,也從一個側面詮釋了改革開放的路徑和策略。 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期間,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在會上提出,希望中央讓廣東先走一步,放手干。 鄧小平對中共廣東省委提出的在鄰近香港、澳門的深圳、珠海以及汕頭興辦加工區的意見表示贊同,並說:還是叫特區好,陝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 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10. 2021年3月24日 · 改革開放 經濟特區 鄧小平. 刊登日期 : 24/03/2021. 撰文︰華思齊. 41年前的今日即1980年3月24日廣東福建兩省會議上中央宣布成立經濟特區」,建議首先集中火力建設深圳其次是珠海並在汕頭及廈門進行規劃同年8月正式批准上述四個城市成為首批經濟特區」,標誌改革開放新里程鄧小平改革開放後訪星洲取經 選4經濟特區做試金石. 經濟特區深圳的羅湖區大變身,由改革開放前的小漁村演變成為高樓林立、經濟急速發展的大都會。 (網上圖片) 今天看經濟特區成功,好像順理成章,但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珠海和汕頭3個經濟特區加起來,也只是佔廣東省GDP 6%,這條路走得並不平坦,而決定起步那一刻,更加步履維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