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7日 · 印度確診個案被指因新冠病毒Omicron又譯作奧密克戎新型亞變種ArcturusXBB.1.16急增病毒又已在多國出現引起各界注意世界衛生組織WHO在3月22日將之列為監控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 這意味着這變種具有可能影響其病毒特徵的基因變化」,包括可能比其他變種具有成長優勢」,但其流行病學影響尚不清楚。 根據世衛,這比被列為「須留意的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的病毒較不那麼令人擔憂。 VOI指的是預測或已知它更具傳染性或致命,或能夠逃避抗體。 現時全球最流的的亞變種XBB. 1.5,便是VOI。 Arcturus是什麼? 天文學中Arcturus的中文名稱是大角星,是牧夫座中最亮的一顆恆星。

  2. 2022年5月29日 · Omicron屬於原始2019冠狀病毒變異株的一種跟它同類的還有AlphaBelta及2022年初觸發本港殺鼠令的Delta變異病毒等Omicron的變異株包含一般人也熟悉的L452基因突變代表帶有更高的傳播能力。 其潛伏期一般約為三天至五天,較2019冠狀病毒病其他病毒株短。 隨著2019新冠病毒疫情的演變,每次病毒株出現變異都比上一個版本更具傳播力。 與原始的新冠病毒比較,Omicron的棘狀蛋白基因帶有30多種突變,使病毒更容易依附在細胞,並增加其傳播力。 近日本港出現的「BA.2.12.1」由 Omicron BA.2演變而來,比前一個版本的傳染性高23% 至27%。 但本港暫時病例顯示,感染BA.2.12.1並未帶來較嚴重症狀或增加死亡風險。

  3. 2023年1月3日 · Omicron擁有眾多變種例如是2022年8月印度發現變異病毒株XBB如今XBB.1.5便是XBB的子變種由美國紐約最早發現。 XBB.1.5比XBB有更多突變,包括F486P,《每日郵報》引述專家指,這有助於它躲過由疫苗或患者過去染疫得到的抗體保護力,所以專家擔心會引發新一波 ...

  4. 2021年11月29日 · Omicron變異病毒株最早由南非科學家在四名博茨瓦納Botswana患者身上發現過去兩周導致南非東北部豪登省的Omicron病例急升取代原本流行的Delta病毒株預計或將成為下一波南非主流病毒株。 目前,比利時、以色列,以至香港也陸續出現病例,不過確實的傳播能力仍有待更多數據研究和分析。 Omicron新變種率先在南非公布。 (AP) 日前,意大利醫療研究團隊發布全球首張Omicron變異株的照片。 研究人員將新變種與Delta病毒株作比較,發現新變種所含有的突變數量大大超過了目前肆虐全球的Delta變種,而且突變多半集中在與人體細胞相互作用的區域。 新變種共含有超過50個突變,單計刺突蛋白(S蛋白)的突變就有30多個,而Delta則僅有約15個。

  5. 2023年4月19日 · 自新冠Omicron首次出現至今已一年半,中間亦已多次出現不同變種,為何不再沒有下一個希臘字母,仍繼續叫Omicron呢? 為何Delta後直接跳Omicron冠疫情自2019年開始,至今已出現了多個不同的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在監察這些變異並為部分「需要留意」(VOI)變異株給予名稱。 部分VOI升級成為「需要關注」(VOC)的變種,也就是大家在疫情以來熟識的Alpha、Beta、Gamma、Delta和今天的Omicron。 由Delta到Omicron還有數個希臘字母,包括Epsilon、Zeta、Eta、lota、Theta、Kappa、Lambda和Mu,這些變種都曾經出現過,但因未有造成太大影響很快從VOI降級,因此未有受到注意。

  6. 2023年1月30日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前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繼續在全球範圍傳播除迄今最具傳染性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外Omicron新變種CH.1.1已在近期擴散到至少72國病例數字呈上升趨勢。 在香港,CH.1.1感染者更佔新增個案約26%,引起關注。 什麼是CH.1.1? Omicron變種繁多,譬如2022年8月在印度發現的變異病毒株XBB,以及紐約最早發現的子變種XBB.1.5。 CH.1.1則是Omicron變異株BA.2.75的其中一個變異株,自2022年11月起在全球蔓延。 澳洲流行病學家霍尼(Mike Honey)以希臘神話中雙頭犬之名,將CH.1.1命名為「Orthrus」。 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圖為2021年8月14日,走在東京新宿站旁馬路的行人。

  7. 2022年9月14日 · Omicron又爆新變種 BA.2.75.2已擴散全球8國 專家:歷代最強. 撰文:ETtoday. 出版: 2022-09-14 10:54 更新:2022-09-14 22:08. 首見於印度的Omicron亞變種BA.2.75於7月入侵台灣日韓與歐美。. 如今它又在印度發展出新的變異株BA.2.75.2」,而且可能更具傳染性和免疫逃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