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2日 · 香港做点心,的确是用心的,用料也捨得,竞争激烈,不推陈但出新。 就连擅长将西点无限细腻和昇华的日本和台湾,有时候都无法企及。 以至於很多日、台友人,每每到香港,都要喊着饮茶、吃点心。

  2. 2024年10月5日 · 1940年,为了能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寻得一块安静的写作地,萧红与丈夫端木蕻良一同来到香港,在香港写下了其人生巨著《呼兰河传》以及其他作品。 香港见证了她的写作巅峰,也是她的长眠之地。 \大公报记者 刘 毅. 萧红(本名张廼莹),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生都在漂泊之中度过。 1940年1月,为了躲避战火,萧红和丈夫端木蕻良乘飞机由重庆抵达香港启德机场,二人曾居住过九龙尖沙咀的乐道和诺佛士臺3号。 萧红在香港期间笔耕不辍,创作了《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多部作品,且多次发表关于抗战、妇女问题和文艺问题的演讲。 “香港是梦想的写作佳境” 可以说,萧红虽然在香港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两年时间,于1942年病逝,但她在这段时期以“苦难中绽放璀璨”的姿态,书写了人生的瑰丽篇章。

  3. 2024年10月12日 · 1941年8月4日,许地山因为感冒引起了心脏病突发,在香港岛罗便臣道寓所逝世,终年48岁。 由于当时时局不稳,许地山家人决定将其遗体安葬于薄扶林华人基督教坟场,一代教育家、文学家、学者,就此长眠于香港,各界吊唁者甚众。 或许,今人谈及许地山,想到的就是课本中的《落花生》,却已难在他生前居住过的港岛罗便臣道找到曾经的足迹;也或者会在读到张爱玲的《茉莉香片》时,惊觉原来书中的言子夜,其原型正是许地山;也或者会在穿梭于香港大学校园时,看一看邓志昂楼,继而走一走南区文学径,在域多利道/金粟街休憩处内,找一找状若花生的纪念许地山的雕塑“樸”。 网友观点.

  4. 2020年4月20日 · 50年不变还没到一半,对2047后“一国两制”能否延续的忧虑已在香港浮现。. 儘管邓小平讲过“50年后也不会变”,许多还是担心,香港纷争不止,“港独”思潮冒起,中央能容忍这样的“两制”吗?. 要回答50年后变与不变的问题,首先要看看50年不变的根据是 ...

  5. 2024年7月29日 · 第一,逆境拚搏,永不言败。 江旻憓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前后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前两届最好的成绩只是奥运八强,还在2017年受伤左膝十字韧带断裂。 但逆境和伤痛并没有磨灭她的斗志,过五关斩六将挺进决赛,即便在大比数的落后情况下,依然顽强拚搏。 江旻憓之所以最终能笑到最后,关键在于不到最后一刻永不言败的精神。 正如她赛后所说,“我唔想输得咁肉酸,唔想无打出香港精神咁放弃”。 不放弃,就有机会。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精神在,就有获胜的一天。 奥运赛场上如此,现实中的香港不也同样如此? 香港如今面临各种挑战,美西方势力千方百计打压、抹黑、攻击香港,意图从气势上、国际环境上、未来信心上摧毁香港。

  6. 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四点希望”,就切实提升治理水准和排解民生忧难,这份施政报告也贯彻了积极变革的精神:强化跨政策统筹体系机制和公务员治理能力,向特区施政的老问题下“方子”;制订住宅楼宇分间单位出租制度解决“㓥房”问题,对长期困扰民生的顽疾“作告别”,本届特区政府的政治魄力和勇气值得称赞。 事实上,香港社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和结构性矛盾始终未能破题,欠缺的可能就是一种行动力和求变心。 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过程中,紧紧拥抱国家发展机遇,更是香港当前应变的最佳选择。 李家超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在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上,他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引擎,深化大湾区合作,这的确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7. 2023年12月21日 · 图:郑先生和朱先生合租工厦写字楼,经营送货运输生意,但二人都说扣除开支后,收入所馀无几。 编者按 打工仔劳碌大半生,总有一天会“够鐘”退下来,届时希望能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