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她又指出政府打擊豪宅炒賣的政策無助中下階層人士置業因此她要求政府增建公屋並放寬申請入住公屋的入息資格以確保無力置業的人有屋住

  2. 她又指出政府打擊豪宅炒賣的政策無助中下階層人士置業因此她要求政府增建公屋並放寬申請入住公屋的入息資格以確保無力置業的人有屋住

  3. 2023年12月2日 · 她又指出政府打击豪宅炒卖的政策无助中下阶层人士置业因此她要求政府增建公屋并放宽申请入住公屋的入息资格以确保无力置业的人有屋住

  4. 提出復建 居屋 新政策,對象是每月收入不超過30,000港元的家庭,提供實用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的單位,以可負擔的樓價出售,初步估算為150萬至200萬港元。 由2016/17年起4年,共提供超過17,000個單位,首批單位於2014或2015年預售。 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 除先租後買外,亦提供可租可買的選擇。 以單位開賣時的市價作為「封頂價」。 確保供應的土地每年平均能提供約20,000個私人單位、15,000公屋單位及5,000個新居屋單位。 建立政府土地儲備。 多管齊下開拓土地,例如釋放 工業用地 、探討在維港以外進行適度 填海 ,及檢討「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

  5. 她又指出政府打擊豪宅炒賣的政策無助中下階層人士置業因此她要求政府增建公屋並放寬申請入住公屋的入息資格以確保無力置業的人有屋住

  6. 新界.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香港政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 (英語: Civil Servants' Co-operative Building Societies ),簡稱 合作社 或稱 公務員樓 ,屬於香港早期的房屋福利,公務員 建屋合作社 是於1950年代, 香港政府 推出的 長俸公務員房屋福利計劃 ,由政府以特惠價格批地予合作社興建,公務員可以擁有樓宇業權。 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由政府以特惠價格批出土地,(一般是地價的1/3),讓當時合資格的公務員以合作社形式建屋,並且可以獲得政府貸款支付地價及建築費。 此計劃在1970年代曾一度中止,隨後於1977年於 香港政府華員會 要求下短暫重啟 [1] ,直至1980年代中期才永久取消。 期間先後成立了238個合作社,單位數目達5,000多個。

  7. 香港公共邨 (簡稱 公屋 )是 香港公共房屋 最常見的類別,由 政府 或志願團體興,出租予 低收入市民 。 現時香港提供出租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香港房屋協會 (房協)及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 在2022年12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2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85萬個 、房協12萬個 [1] 、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大坑西邨 逾1,600個的單位 [2] 。 歷史. 石硤尾邨 美荷樓 ,典型「H」形7層徙置大廈. 粉嶺 嘉福邨. 香港公共邨發展源自1953年12月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的一場大火,香港政府為安頓災民,開始興簡單實用而租金廉宜的徙置大廈,標誌著香港公共邨的誕生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