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我樂見政府推動全港私家醫院參考中大醫院的定價收費機制,包括向續牌的私家醫院加入套餐式收費的條款,透過「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為各項醫療程序定價,並按手術的複雜性、病人健康狀況及不同的病情級別,預先計算出相對客觀的成本,從而制訂醫療費用。 定價收費可令醫療收費更客觀、透明及全面,病人毋須擔心「肉隨砧板上」,清楚市場醫療收費的情況後,做好預算再作選擇;同時可令保險公司有客觀數據參考,若索償數目及收費過高,保險公司可進一步了解收費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即時作出適當處理,相信此舉有助減低醫療通脹,推動醫療融資健康持續發展,長遠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壓力。 立法會議員 陳沛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笑看天下:俄羅斯存安全隱憂.

  2. 2023年6月25日 · 研究認為香港罕病的社會成本和患者因自付費用超出負擔能力而陷入貧困的比率「令人震驚」,需要政府、醫療系統和社區之間的密切協調,提供全面的護理和系統改革,讓罕病也受到「全民健康覆蓋」的保障。. 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曾建平. 第一手 ...

  3. 2023年2月21日 · 投保比例低過內地澳門 保佔比較保守. 富衛香港進行的《大灣區健康保障調查》結果發現,雖然香港市民預計未來龐大醫療支出會帶來沉重財政壓力,但對比其他大灣區城市,香港受訪者相對較少運用醫療保險或危疾保險以增加醫療儲備,更有近40%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6月14日 · 健:藥到病除:新藥費用高昂 符合資格可申資助. 試驗至臨床試驗,大多需時至少十年以上,且難以保證藥物研發成功,故藥廠為了收回研發藥物所需的高昂成本,新推出市場的藥物定價必定昂貴。. 然而,大部分病人收入難以負擔昂貴藥費,或因而得 ...

  6. 2021年8月6日 · 如果各位經常要站立工作,例如餐飲及零售業員工、收銀員、客戶服務員和保安員等,腳部容易因經常受壓而引致下肢疾病,例如足底筋膜炎和下肢靜脈曲張。預防勝於治療,其實僱主可預先為需經常站立的工作進行評估,從而提供合適安排。

  7. 2024年1月29日 · 疫後港人愈來愈關注自身醫療保障,截至去年首9個月,香港保險業醫療相關的淨保達111.04億元,較疫前2019年同期的95.52億元增加16.25%。 與此同時,險企已承付申索淨額於同期飆升25.19%至逾79億元,反映近年醫療開支攀升。

  8. 2021年2月3日 · 據滙豐銀行調查顯示,僅49%及15%僱主提供團體醫療及團體人壽保險保障,近四成僱主沒提供任何相關福利,成本為重要考慮因素。 滙豐保險指,疫情令大眾對保健的關注度提升,相信企業的保險需求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