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際抗癌聯盟創立於1933年,總部設於日內瓦,是唯一致力於全球癌症防治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旨在結合世界各國之癌症防治團體、醫療專業人士和志工組織共同為消滅威脅人類最大的疾病-癌症而努力。 其策略方向涵蓋四大領域:癌症防治、菸害防制、知識傳遞與能力建構。 目前會員共有來自全球104個國家的331個防癌、抗癌組織,使得國際抗癌聯盟擁有在癌症防治策略與行動上最有效的資源。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於2003年加入國際抗癌聯盟成為正式會員,從2004年開始除了參加每兩年一次之會員大會,參與章程之修改及投票,並積極響應國際抗癌聯盟推動之各項癌症防治計畫,尤其是國際抗癌聯盟從2006年開始發起於每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呼籲全球抗癌團體支持並響應關心兒童癌症。

  2. HPV並不是專屬於女性的病毒。 根據西方研究,HPV在生殖器部位之盛行率,男性高於女性,男性約為60%、女性約為42%。 HPV由親密接觸傳染,不分性別,男性可傳給女性、女性同樣可傳給男性。 HPV盛行率其實是相當高的,而其影響也是不分性別的。 在巴西學者發表之一項分析研究指出,若以女性而言,生殖器高危險致癌的HPV16型之盛行率約是8%;另外也發現在口腔HPV之盛行率約有10%,而高致癌之型別則約有5%。 所幸,被HPV病毒感染之後,大部份患者會在2-3年內自動清除病毒,有少部份患者會成為慢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高致癌型則可能會進一步演化為癌症。 過去的研究推測,可能因為先天免疫力差別,男性比女性不容易清除HPV病毒,造成慢性感染,導致男性有比較高機會罹患HPV相關之口咽癌。

  3. 學員們透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的園藝治療課程,學習放鬆身心,藉由綠色植物的療癒魔力,逐步恢復身心健康。 教室裡充滿著感恩、自信、希望與驚訝聲。 若不是透過植物的魔力,很難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激發每個人的潛能與內在的正向力量。 幾期課程下來,發現更多人將園藝知識帶入生活中,經營起真正的花園,從室內小吊盆、公寓小陽台到頂樓庭院。 視野從自己逐漸擴大到周遭環境,從內在感受擴大到欣賞周邊更多美麗的事物。 深信綠自然有療癒的能力,只是繁忙城市的生活,讓人漸漸遺忘這股最自然、隨手可得的身心療法。 有機會,大家一起來享受這股二十一世紀最美好的健康力量。 提到園藝治療,大部分的人都會問:「是治療植物嗎? 可以幫我看看陽台上的植物嗎? 」如同藝術治療、音樂治療 ...

  4. HPV防治,從對抗偏見到全民接種. 「防治HPV病毒」的倡議過程,就是一場與偏見對抗的過程。 HPV,又稱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能感染黏膜細胞的病毒,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生殖器疣(俗稱:菜花),都是由HPV引起,其中子宮頸癌,更是常年位居女癌症致死率前五名,據統計,女性一生中,更有80%機率會感染HPV。 鑒於HPV的高傳染性,防治HPV,便成為基金會創辦初期的關鍵倡議,但想不到的是,這項倡議,卻曾被家長團體視為鼓勵性氾濫的舉措。 由於HPV的傳染途徑,主要以性接觸為主,為盡早杜絕感染HPV的機會,基金會主張,讓全台15歲以下的女性,都有接種HPV疫苗的機會。 但沒想到,這對當時保守的台灣來說,顯得過度刺激。

  5. www.canceraway.org.tw › cancerinfo台灣癌症基金會

    卵巢癌的分類. 分期:依照國際婦產科聯盟 (FIGO)分為四期. 以手術分期為主,根據手術時的觀察、癌組織的病理檢查、淋巴結是否轉移,以及腹水或腹膜腔灌洗有無癌細胞等,依照國際婦產科聯盟 (FIGO)分為四期。 治療方式. 根據癌細胞的分類或分化程度、手術分期,以及基因檢測結果決定療程。 且為了降低疾病復發或延長第一次治療後的疾病緩解時間,在手術後以及化學治療後,依照風險及個別狀況,決定是否使用標靶藥物做「維持性治療」,以達到降低復發機率,延長無疾病存活期。 治療方式因人而異,建議與您的醫療團隊詳細討論。 【手術治療】:切除範圍與癌症期別有差. 【化學藥物治療】:多數患者都需接受含鉑金類的化學藥物治療,對於無法開刀切除乾淨的患者,亦可以考慮接受「腹腔內溫熱療法」。

  6. 較晚的侵犯性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包括;惡臭的分泌物、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如:非經期的出血、性生活時接觸性出血、更年期後的陰道出血等。 一旦有這些症狀出現時,必須立刻接受檢查,以確定症狀發生的原因。 診斷. 子宮頸抹片: 採取混有子宮頸細胞的分泌物,經染色處理後,可以找出是否有可疑的癌細胞存在,這是一種簡單可靠而又不痛且不會出血的檢查。 遇抹片檢查陰性,乳突和巨細胞病毒呈陽性反應及抗原SCC或CEA,呈強度反應時,都應該考慮進一步檢查。 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檢查是利用放大至四十倍的顯微鏡,在明亮且特殊的光源下詳細檢查子宮頸。 從上皮細胞和血管的變化,可分別出良性或惡性的病變。 重要的是在陰道鏡下從可疑病灶做直視切片,供做組織學的確定。 錐狀切除術:

  7.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主任 邱宗傑. 肝細胞癌(俗稱肝癌),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民國九十六年的統計,佔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 肝癌的篩檢可讓一些罹患早期肝癌的病人獲得根除性治療如外科手術切除、肝移植、以及經皮治療如酒精注射或熱頻治療等方法,而達到可能治癒的期望。 然對於一些晚期肝癌且具有血管內侵犯、肝外轉移或發生癌症相關症候群的病人,目前並沒有公認有效的第一線治療方式。 雖然,doxorubicin使用於此類病人治療可以達到10%的部份緩解,但病人在接受治療後卻沒有存活的優勢,而且具有治療相關的併發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