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cancerdoctor.hk › cancer-chemotherapy-hk化療真的可怕嗎?

    陳醫生提醒,若能在接受首次化療前做止嘔,有助避免心理因素造成的預期性噁心嘔吐。 而現時主要採用「三合一」止嘔法 – 聯合神經激素(NK1)受體對抗劑、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5-HT3)及類固醇使用,主要用作治療急性及延遲性噁心嘔吐。

  2. 莫樹錦教授說,現時肺癌治療很多元化,有標靶藥、化療、免疫治療,如何決策和選擇次序,則根據醫生的治癌策略,似與癌細胞「捉棋」。 「未有標靶藥前,病人若確診時為晚期,可能很快已保不住性命,但現時服食一線標靶藥物,至少無惡化存活期有一年,當出現抗藥性,再試第三代標靶藥,又可延續約一年壽命;加上還有其他療法可嘗試,無惡化存活期已延長了不少。 3.

  3. 癌症傳媒報導. 癌症康復者重踏職場路難行. 近年治癌藥物成效更,癌症病人有更高存活率,可是活下來,卻面對職場上的難關。 有曾任職物業管理的癌症康復者,完成治療後,求職時主動「降職」,人工要求大減一半,可是面試來到最後階段,僱主卻因她過去的癌病而「變臉」。 有癌症關注組織直言,近年愈來愈康復者需面對「第二人生」,可是花光積蓄治病後,才發覺已經無法重踏職場,生活更艱難。 記者 梁崇碧. 八十後唐天鳳原在物業管理公司擔任高級物管助理,有四年工作經驗,主要負責接收電話投訴、查詢、文書等工作。 一三年,她確診何傑金氏淋巴癌,花了一年時間治療,直到一五年再度求職時,發現重拾昔日生活波折不斷。 求職薪金減半 仍難求一職.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癌症病人腫瘤指數. 腫瘤指數又稱癌症指數,是一種評估及追蹤癌症的一項指標。. 醫生會為病人抽取血液,透過血液中的特定蛋白數量來評估腫瘤的活躍程度。. 因為癌細胞會分泌一些特別的物質,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使腫瘤指數高於正常數值。. 而較常見 ...

  6. 除了醫生會提供貼身的治療方案,還有資深化療護士和放射治療師,整個團隊能提供專業、適切的治療予患者,陪伴病人及家人對抗病魔,令他們感到關懷及希望。 香港八大常見癌症. 把握治療黃金期: 癌症謬誤100解. 癌症的謬誤. 謬誤一: 吃鹼性食物、飲鹼性水可改變體內的酸鹼度,防癌治癌? 事實: 當體內的酸鹼平衡有變,腎臟及呼吸系統會自行調節,讓身體回復酸鹼平衡的正常狀態... (更) 謬誤二: 牛肉太毒、雞肉有激素,患者應避免進食? 事實: 癌症患者極需攝取足夠蛋白質,幫助身體... (更) 閱讀. 19/05/2023. 23/05/2022. 11/05/2022. 07/06/2021. 05/11/2020. 28/03/2021. 23/03/2021. 25/11/2020.

  7. 醫生為你拆解迷思!. 抗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路上可能面對病情復發或擴散,而復發時間可以相隔一星期甚至數年,對病人來說可謂非常煎熬。. 過往也曾遇過一些病人,完成化療後已回復正常生活,誰知相隔多年正當以為病情受控,結果卻迎來復發。. 相信 ...

  8. 癌症傳媒報導. 治療癌症也必須「投資」有道. 近年,提起癌症治療,不少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很昂貴」。 作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醫生不諱言,近年藥物推陳出新,每月藥費動輒數千至數萬元,對低收入甚至中產患者及其家庭而言,的確會造成沉重負擔,「正因如此,部分患者可考慮選擇採用高質素的非專利抗癌藥物,以節省部分藥費,同時也能預留作其他治療用途。 」 陳醫生透露,過去曾有患者在短時間內耗盡所有積蓄,甚至不惜賣樓、借貸,為的就是繼續治療,「但此種種肯定會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有些患癌的父母更對自己花掉留給子女的教育基金而萬分自責! 積蓄孤注一擲 或致無法負擔日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