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大灣區規劃可望成為未來香港城市發展的突破點例如本港擁有大量科技業界人才大灣區內部分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日趨完善對人才需求殷切為本港年輕人帶來大量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本地企業亦對國際科技潮流趨勢及技術標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幫助內地科技成果進行商業化並開拓海外市場由此可見大灣區規劃為香港新興產業發展帶來機遇。 提升港人生活水平. 建立完善的交通網絡是大灣區規劃的一大重點,透過日益完善的交通網絡,便利了有意到大灣區創業、就業、學習或生活的港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 此外,大灣區部分城市樓價及物價相對於香港較便宜,可以為港人提供費用較低廉的醫療及養老服務。 由此可見,大灣區各市互動共融,將有助提高港人生活水平。 挑戰. 政治和法律制度存異.

    • 中醫

      中醫治療方法以草藥為主,有防治疾病及養生保健的效用(圖 ...

    • 人工智能

      長遠而言,深化人工智能技術有助國家發展科技力及提升綜合 ...

    • 一帶一路

      加入通訊 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

    • 基本法

      香港居民有進行學術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 ...

    • 熱浪

      熱浪 Heat Wave 熱浪是指天氣在某一段時間內持續保持異常高 ...

    • 通識

      凡有危害國家安全言行的,不得被指定為審理危害國家安全犯 ...

  3. 2019年11月7日 · 在生活層面大灣區還有16項政策措施惠及香港市民及不同界別到大灣區發展包括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享內地居民同等待遇保障在粵工作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享同等教育安排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支持大灣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等。 【粵港澳大灣區】懶人包:港青北上深圳前海就業 最高獲13萬補貼. 另外,大灣區並有措施鼓勵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九市創新創業,包括提供「青年發展基金」,協助他們落戶相關雙創基地等。 機遇之外仍有挑戰. 大灣區享有不少優惠措施,不過也有挑戰。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智庫:深港非替代關係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要做30件大事 4領域與港競爭.

  4. 2017年4月20日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藍圖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目標為到2022年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 經濟體系 和發展模式大灣區內市場實現高水平互聯互通」。

  5. 粵港澳大灣區 (英語: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葡萄牙語: Grande Baía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註 1] ), 簡稱 大灣區 、 GBA (缩写自:The Greater Bay Area) [1] ,是由圍繞 中華人民共和國 珠江三角洲 和 伶仃洋 組成的 城市群 ,包括 廣東省 九個相鄰城市: 廣州 、 深圳 兩個 一線城市 和 副省級市 与 珠海 、 佛山 、 東莞 、 中山 、 江門 、 惠州 、 肇慶 七個 地级市 ,以及 香港 與 澳門 兩個 特別行政區 ,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占广东省土地面积的30%左右,截至2022年人口達8,600萬,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3 万...

  6. 大灣區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提高區內合作包括確定 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優勢並探索相互之間的互補合作 模式。 1.2 2017 年7 月1 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發改委") 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 框架協議》(" 《框架協議》 ") ,《框架協議》根據粵港澳三地產業 優勢,提出各自分工,並要求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其中香港主要 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 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 和創新及科技事業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 中心。 2.

  7. 6 天前 · 粵港澳大灣區涵蓋11個城市,大家了解這些地方嗎? 本專題透過11篇文章,逐一介紹大灣區11城的基本情況和各自發展特色。

  8. 重點包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便利香港優勢產業落戶大灣區以及通過政策創新突破和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和生活的措施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國家於2019年2月18日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著大灣區建設邁上新台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區會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而開拓發展新空間增添發展新動力為香港社會各界特別是年輕人帶來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