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全穀類、蔬菜、新鮮水果,減少食用加工肉製品及高溫高油食物。 二、規律運動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與致癌物接觸的機率,多運動也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把代謝廢物有效的排出,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成人每週要有150分鐘中度活動量的運動 (如:中速騎腳踏車、跳舞、快走、慢跑),或是每週75分鐘強度活動量的運動 (如:游泳、快跑、登山)。 三、定期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高指導原則。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7月17日 · 預防大腸直腸癌要掌握5大要點就是正確飲食規律運動定期篩檢控制體重及拒絕菸酒檳榔唯有透過健康生活才能遠離大腸直腸癌也可以降低其他癌症或是疾病的風險。 一、正確飲食.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全穀類、蔬菜、新鮮水果,減少食用加工肉製品及高溫高油食物。 二、規律運動.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運動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與致癌物接觸的機率,多運動也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把代謝廢物有效的排出,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成人每週要有150分鐘中度活動量的運動 (如:中速騎腳踏車、跳舞、快走、慢跑),或是每週75分鐘強度活動量的運動 (如:游泳、快跑、登山)。 三、定期篩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高指導原則。

  3. 2023年2月20日 · 1. 生活習慣. 2. 飲食習慣 (12) (13) 3. 營養素補充. 大腸癌初期有什麼前兆嗎? 有哪些症狀? 大腸癌初期尚未擴散惡化前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若出現以下情形則建議進一步進行檢查釐清可能的病因而值得注意的是以下症狀亦可能由感染痔瘡腸躁症所引起 (3) : 排便習慣改變. 血便. 如廁時裡急後重. 糞便變細. 體重減輕. 若有三個符合上述症狀,請盡速就醫。 大腸癌的自我檢測方法. 早期尚未擴散的大腸癌若妥善治療,5年相對存活率高達90%,若癌症已經擴散到結腸外或直腸,存活率便會下降,因此「早期檢查,早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4) 。

  4. 2023年12月15日 · 健康新知. 大腸癌成因各期症狀如何治療與照護一篇幫你全面了解.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在臺灣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 而大腸癌發生,除了跟遺傳有關外,其他的危險因子還包含: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肥胖、菸酒及老化等。 且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故需要藉由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不想要讓大腸癌成為對你最無聲的抗議? 那就先一起來了解大腸癌是什麼,透過完整的認識提早對抗預防吧! 大腸癌是什麼? 有哪些分類? 結腸,是消化系統中最低的部份。 而在結腸的最後 6 吋位置又稱「直腸」,是由食物消化後,殘渣通過結腸直腸(俗稱大腸)而排出體外。 故當癌細胞生長在此部位的癌症,就稱之為「大腸癌」。 癌細胞生長部位,可分為2大類:

    • 血便。
    • 排便習慣改變。因著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的不同,排便次數也會有所不同,但要注意 大腸息肉 癌化後的影響,因為大腸無法再有效吸收水分、排除廢物,所以以下排便問題亦會出現:
    • 腹部疼痛及痙攣。因為大腸位在腹部,所以只要出現腸阻塞(Bowel obstruction)就會有排氣困難的問題,包括像 脹氣 及腹部痙攣。或許對有痔瘡或 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人來說,腹部疼痛很常發生,但若是最近才開始,且每次都持續很久,就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了。
    • 疲勞。如果你發覺即使有好的睡眠,身體還是很疲勞,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 慢性疲勞,在大腸癌患者身上的慢性疲勞,很可能是癌細胞將身體能量消耗的結果。此外,血便所造成的失血也會導致疲勞,加上體重減輕和排便習慣改變,無力感亦會隨之產生。
  5. 雖然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及先兆並不明顯若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有助阻止病情惡化提高患者的康復及生存機會進行大腸癌篩檢及早察覺大腸癌的早期症狀為成功治療關鍵。 隨著醫學進步,檢測技術也有嶄新發展。 中文大學醫學院今年7月公布了一項透過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的新技術。 全球首創檢測技術偵測大腸癌. 此項全球首創技術透過檢測糞便的4種細菌基因 (M3),了解大腸健康狀況包括有否患大腸癌、瘜肉復發等,有助精準找出患者,讓他們及早接受大腸癌治療。 研究團隊透過宏基因大數據,分析糞便中的細菌基因,包括比較健康人士、大腸癌及大腸瘜肉患者的腸道細菌,識別出4 種特定細菌基因 (即M3)作檢測。 包括有3種惡菌,可引致大腸癌及瘜肉復發,另一種為益菌則於健康人士的腸道中較多。

  6. 主頁 | 大腸癌篩查計劃. 正在使用政府資助計劃例如長者醫療券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和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的市民應留意自己的醫生是否已經載列於指南》,於二零二三年十二月六日尚未載列於指南的醫生將停止參加政府資助計劃不能繼續接受使用資助例如醫療券大腸癌篩查和門診協作想知道您的醫生是否已載列於指南》, 按此 獲取有關資訊。

  7. 由於大腸癌的症狀在許多腸道的良性疾病中都會出現所以醫師除了仔細詢問病人的生活型態排便習慣家族病史臨床症狀外還得靠各種檢查確定診斷: 糞便潛血檢查. 肛門指診. 大腸鏡檢查:這是最直接可靠的檢查方式,準確性超過九成。 虛擬大腸鏡檢查:運用3D影像的電腦斷層達到類似內視鏡影像的效果。 鋇劑灌腸攝影:可以觀察到大腸粘膜的細微變化,也可以偵測小型的瘜肉病灶及炎性大腸症的早期變化,對直腸之病灶也有較高的診斷力。 影像檢查:如果病理報告已經確定罹患大腸癌,就得加上胸部X光檢查、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檢查,來確定癌症分期。 病理切片檢查。 血液腫瘤指標-CEA:用來作為癌症治療計畫、預後、復發的評估參考。 癌症分期. 以細胞型態來看,約有95%的大腸癌是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