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的實施狀況. 成功母乳餵哺十項指引2018年修訂世界衞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更新了愛嬰醫院行動BFHI),以幫助激勵全世界提供產婦和新生嬰兒服務的設施以實施成功母乳餵哺的十項指引十項指引總結了一套政策和程序提供產婦和新生兒服務應有的設施以支持母乳餵哺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全球提供產婦和新生兒服務實施十項指引BFHI的實施指南強調了擴大全民覆蓋範圍並確保長期可持續性的策略。 該指引側重於將該計劃更全面地納入衛生保健系統,以確保一個國家的所有設施實施十項指引。 呼籲各國通過國家BFHI計劃履行九項關鍵職責: 有關「成功母乳餵哺十項指引」2018 (撮要) 1a. 遵守「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及世界衛生大會相關的決議。 1b.

  2. 1. 許多婦女的乳汁分泌不足. 不對! 絕大部分婦女能生產出多於嬰兒所需的母乳。 母乳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天然體液,在母親分娩後透過嬰兒吸吮奶頭的刺激而生產。 嬰兒吸吮愈多,母乳的分泌便會愈多。 簡單解決母親乳汁分泌不足的方法是增加餵哺次數,同時觀察嬰兒是否實在飲食到母乳。 吸吮乳頭的刺激會自然增加母乳分泌。 2. 餵哺母乳時感到痛楚是正常的. 不對! 餵哺母乳不應帶來疼痛。 雖然開始授乳普遍會因乳頭未適應而有點不舒服,但情況通常只維持數天。 若母親感到的痛楚持續或程度多於輕微,並非正常,原因可能是嬰兒吸吮乳房的姿勢不正確,調節餵哺姿勢多可減輕痛楚。 如情况持續,便應向醫護人員查詢。 3. 嬰兒需要在每邊乳房吸吮20分鐘. 不對!

  3. 小便: 全吃初乳的寶寶,首兩天每天會有1至2塊濕尿片. 在第3、4天每天最少有3塊較之前濕的尿片. 第5天起每天最少有5至6塊相當重的濕尿片(每塊片約有3湯匙或45毫升水的重量),小便透明或淡黃色. 大便: 第一天排出黑色或墨綠色黏狀胎糞. 於第3、4天由胎糞轉為黃色大便,質地由最初較稀爛、呈糊狀,逐漸變為柔軟及帶有小顆粒. 於滿月前,每天最少排出2次相當分量的大便. 體重: 在出生後首數天,寶寶會有輕微的生理性體重下降(俗稱「收水」) 約1至2周後便會回復出生時的體重,然後體重會穩步增長.

  4. 如何正確哺餵母乳?. (1)餵食前應先洗淨雙手。. (2)舒適姿勢:可採取不同姿勢,媽媽需要心情愉快,有益於乳汁排出。. (3)母親與寶寶必須緊密相貼:抱寶寶的姿勢,無論嬰兒抱在哪一邊,嬰兒的腹部與母親腹部應相貼,頭與雙肩朝向乳房,上嘴唇對著乳頭 ...

  5.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初生嬰兒純以母乳餵哺直到6個月嬰兒6個月大時要補充其他適當的輔食品並繼續以母乳餵哺至兩歲或以上。 對嬰兒的好處.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因它含有嬰兒出生後頭6個月所需的一切營養,並能繼續為嬰兒在6個月後提供營養和滿足其心理需要。 母乳含有特殊酵素,令母乳中的營養成份更易被消化和吸收,有助嬰兒健康地成長。 母乳餵哺可減低嬰兒患上多種常見兒童時期疾病的風險。 研究指出,母乳可增強嬰兒的免疫力,降低嬰兒受到感染,如患上中耳炎、腦膜炎、肺炎、腹瀉的機會,並預防患上如小兒糖尿病等的慢性疾病。 母乳亦有助預防嬰兒患上敏感症(過敏反應),例如濕疹、呼吸道喘鳴、哮喘等,還可避免他們對牛奶蛋白產生不適應和過敏反應。 以母乳餵哺的嬰兒對疫苗較易產生抗體,增加疫苗的功效。

  6. 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簡介 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支持在職母乳餵哺媽媽 母乳餵哺友善工作間常見問題 「母愛蜜語」朋輩支援計劃 母乳餵哺資訊 母乳餵哺熱線 母乳餵哺單張 母乳餵哺視像資訊 母乳餵哺資訊二維條碼索引 母乳餵哺常見疑問 母乳餵哺海報 母乳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