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27日 · 尤其自戀型虐待中的最大特色 ─ 煤氣燈 ─ 更會使人失去是非對錯的判斷力與現實感局外人可能也被誤導或操弄在面對自戀型虐待的議題知識就是力量唯有對這個議題有足夠的瞭解才能盡量避免受害受害後找到自保之道陳思含老師長期參與了超過一萬名自戀型虐待受害者的跨文化支持團體並不斷研究相關議題加上自身經驗觀察週遭他人與接受協助的當事人深感這個議題的重要無奈在中文世界中系統性的相關資訊並不多所以決定撰寫相關文章希望能夠協助受害者以及大眾。 由於本系列文章甚多,所以網站主選單未顯示全部文章,請利用本網頁整理的目錄閱讀與查詢本主題各篇文章。 若您使用手機或不夠寬大的螢幕,目錄可能顯示在下方。 電腦或較寬大的螢幕,目錄在右方。 新文章發布時間不定。

  2. 2019年1月8日 · 在我接觸超過一萬人的自戀型虐待受害者中觀察到很多的固定模式與共通現象其中之一就是對於病態自戀關係或自戀型虐待缺乏基礎知識的人永遠看不清自己的處境也極難處理這段關係於是使自己的心理健康不斷惡化並且對於專業的意見斥之以鼻唯有對自戀型人格的關係議題具備足夠的基礎知識你才會瞭解以下建議的務實和合理也才會瞭解自己的盲點。 那些建立了基礎知識的人,通常都能夠進而理解「如何與自戀型人格相處」的相關建議。 如果你已經是用功的讀者,已經看過我之前對自戀型虐待和自戀型人格的系統性介紹整理,發現了自己是自戀型虐待中的受害者,你心中可能吶喊著:「好! 我算是了解病態自戀狂了,也知道我遭到自戀型虐待了,現在我比較了解自己的處境了。 可是,我還是困在裡面啊! 你告訴我,我該怎麼辦?

  3. 2022年7月24日 · 與自戀型人格者相愛的人一般會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明明知道對方在對自己進行感情虐待」,親密關係中充滿了衝突與傷害自己是被傷害的那一方自己卻無法徹底與對方說再見甚至在問題出現後會找藉口為對方開脫自戀型人格者的愛表現為愛自己的一切自戀型人格者要求得到無私的愛無條件的讚美他們希望以此證明自己無所不能。...

  4. 2019年1月16日 · 創傷療癒. 受到自戀型虐待的受害者如前文所說極可能產生 各種的創傷與身心問題 。 與病態自戀狂分手後,傷害並不會馬上停止、已經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會立刻好起來。 有些受害者能夠透過時間、資源、自己原本良好的心理素質,自己好起來。 但是有非常多的受害者是無法自癒的,於是分手後仍長期處於心理生病的受創狀態。 像前文說到的,可能有腦部的變化以外,「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CPTSD) 是自戀型虐待受害者常見的後果。 CPTSD往往需要專家長期的心理治療,並非只靠精神科藥物就能治癒,也不能當作單純的憂鬱症或焦慮症來治療。

  5. 2021年12月20日 · 根據美國梅約診所 (Mayo Clinic)的資料自戀型人格的英文是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是精神疾病診斷的分類之一若有這種人格疾患會極端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且渴望關注和欽佩甚至影響人際關係這種極端人格也可能缺乏同情心另一方面在這種極端自信的心態背後反而容易對別人的批評感到氣惱如何判斷自戀型人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症狀以及嚴重程度各不相同有這種障礙的人有幾種主要的症狀: 有極端的自尊感. 過度渴望別人的欽佩. 即使沒有值得肯定的成就,也期望被認為卓越. 誇大成績和才華. 沉迷於對成功、權力、才華、完美伴侶的幻想. 自認優越,只能與同樣特殊的人交往. 壟斷談話,貶低或看不起他們認為低等的人.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3月5日 · 1.批評和指責. 無論你的行為對或錯,你都會不斷受到批評。 你不斷被要求,為他生活中出現的差錯負責,不管那是否和你有關。 2.撒謊和情緒操控. 自戀者會武斷的說些他信以為真,但並非事實的話。 他們會編造一些你有過失,而他們沒有的虛假敘事。 他們也會堅決否認自己的不良行為或錯誤,無論那有多麼顯而易見。 為何要有策略的對待自戀者? 遇到自戀型人格障礙怎麼辦? 對待自戀者要有策略,因為他們會不擇手段的抬高自己,然後貶低你,如果你沒意識到自己正和一個自戀者打交道,你就會一再被他們的謊言和偏差行為所困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8. 2015年5月4日 · 自戀虐待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一般來說 涉及 心理虐待和情緒操縱。 「自戀者這個詞經常出現在隨意的談話中通常用來形容自私或虛榮的人但在心理學的背景下它與特定的診斷有關它影響一個人對他人的行為以及他們的自我形象。 根據官方診斷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字修訂版 (DSM-5-TR) ,是自戀型人格障礙NPD)。 診斷標準要求這九項正式標準中至少有五項 症狀 : 誇大和自負. 沉迷於權力和成功的幻想. 一種「特別」和獨特的天賦的感覺. 強烈需要讚美和欽佩. 權利感. 有剝削和操縱他人的傾向,有時是為了個人利益. 缺乏同理心. 對他人有強烈的嫉妒或嫉妒,或相信他人嫉妒他們. 對他人傲慢或輕蔑的態度. 這些特徵可能導致一些特定形式的心理虐待和情緒操縱,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