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豐傑生醫營養師為您解析3類養胃食物日常養胃10種習慣及胃潰瘍的5大飲食指南平日就應調整飲食減輕胃部負擔。 一、胃痛3大原因:為什麼會胃痛?

  3. 2019年11月30日 · 1、溫開水. 所謂的溫開水,就是不冷也不熱的水。 我們的腸喜熱不喜冷,對於不好的人,喝冷水會因為水的溫度過低刺激到腸胃,導致蠕動加快,甚至出現痙攣,引起腹痛。 如果喝過熱(>60℃)的水,容易燙傷食道黏膜。 所以,最適合不好的人的水就是溫水了,水溫最好在30~45℃之間,與人體的溫度接近,這樣就可以溫胃養胃。...

    • 多吃含果膠、黏液蛋白的食物。胃的功能是利用胃液將食物腐蝕、分解,調整其軟硬度後送到小腸吸收。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秉欣分析,胃液中主要成分是具強酸性的鹽酸,也就是「胃酸」,而胃壁避免被腐蝕的保護因子是「胃壁黏膜的表皮細胞和其分泌的黏液」,所以多吃含有果膠、黏液蛋白的食物,如:秋葵、山藥、南瓜、蘋果等,可增加胃黏膜的抵抗力,而含有維生素U、維生素K的高麗菜,可修復潰瘍,也適合常吃。
    • 勿讓壓力傷胃。謝秉欣醫師指出,胃病的起因與壓力有很大關係,壓力會促使自律神經失調,一方面刺激胃酸分泌,同時也減低胃壁黏膜的防護力;所以長期處在壓力下,再加上三餐不定時定量、空腹時間長,對胃造成的傷害很大。
    • 避開錯誤進食習慣。有些人得了腸胃疾病又不懂得飲食技巧,長期消化、吸收不好,造成營養不良,外貌看起來精神萎靡、也老得快,所以胃、腸健康與營養息息相關。
    • 盡可能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新鮮蔬果和全穀類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的防癌、降膽固醇等好處說不完,這些植物性食物的豐富纖維質,可以刺激胃腸蠕動,是消化道重要養分。
    • 避開讓你胃不舒服的食物。有人喝牛奶就脹氣,有些人吃糯米、甜食會覺得胃撐難消化,馬偕醫院腸胃科醫師朱正心的陷阱食物是生番茄,每次吃就冒胃酸、甚至拉肚子,「要觀察、找出自己對哪些食物敏感,儘量避開。」
    • 清淡少油好消化。
    • 胃怕冷,喜歡溫暖的食物。很多人愛吃冰,對胃卻是大酷刑。因為人的胃喜歡溫暖的食物,大口冰品下肚,胃想躲都躲不掉,立刻降溫,血管和絨毛組織收縮僵硬,蠕動跟著停下來,消化不良。
    • 鯽魚開胃。表淺性胃炎屬於初期的胃黏膜病變,同時也是最為常見且多發的病症,可以多食用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的鯽魚來防治。鯽魚性甘、味微溫,具有利水消腫、開胃、溫胃進食、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虛弱、胃潰瘍等病症。
    • 高麗菜治胃痛。據《千金食治》記載,高麗菜性平、味甘,歸胃經,有健脾養胃、行氣止痛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脹滿、胃部疼痛等。高麗菜含有維生素U、C、K1、葉酸、纖維素、胡蘿蔔素和各種礦物質。
    • 番茄預防胃癌。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蛋白質、有機酸等營養物質。維生素可以有效提高胃部癌變的抵抗力;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夠增強胃酸,幫助胃部提高消化能力,調整胃部功能。
    • 治胃炎的豆類。扁豆味甘、性溫,營養成分高,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鈣、纖維素等,尤其是群維生素的含量特別豐富,適宜夏秋季節食用,對於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飲食減少、腹瀉、嘔吐及夏日暑熱頭痛、噁心、煩躁等症狀很有療效。
  4. 2023年5月4日 · 養胃5大保養方法. 1.按摩穴位. 可以透過按摩來「足三里穴」與「內關穴」穴道部位,來減緩部不適,促進消化速度。 「足三里穴」位在外膝眼下方約4橫指之處,「內關穴」則位在手腕橫紋中點上方約3橫指之處,可透過手指指腹按壓3~5次,休息2~3秒,再重複步驟3~5次。 2.減少止痛藥. 有些人經常有服用止痛藥的習慣,例如吃止痛藥減緩頭痛、經痛和關節痛等情形,但其止痛藥的機制會抑制部黏膜細胞的修復,長期服用止痛藥的的人,容易會有胃痛、食道逆流、胃炎等問題出現。 3.調整飲食習慣. 每餐過後需充分休息,不要喝過多的水,不要做劇烈運動,也不要即刻躺平或趴在桌上睡覺,輕鬆散步伸展是可以的。 要定時定量進食、細嚼慢嚥、以輕鬆的心情進食,不暴飲暴食,吃到八分飽。

  5. 2021年10月26日 · By Dalal Chen Published: 2021/10/26. Getty Images. 飯前一湯匙「印加果油」助減肥是真的! 抗發炎、增加飽足感,效果卻輸給魚油? 遇到「減肥停滯期」怎麼辦? 體重一直下不來,減重醫生教你重點是吃澱粉、計算熱量! 「不好」該怎麼吃呢? 營養師說:「」想要獲得纖維好處,並不是一味地大量攝取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