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4月24日 · 【推薦】 【關閉】 粵港越愛普通話:生活類詞語粵普異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乙班在班際粵普對譯比賽的初賽得分最高,同學都很高興,請陳樂他們喝汽水,但在比賽途中突然離開的雅麗則被冷落在一旁。 小勇對陳樂說:「太不負責任了,別理。 」「可是她是我們的朋友。 」陳樂說完後,走到雅麗跟前,遞上汽水說:「來,笑一個。 」雅麗流著眼淚說:「我不是故意回答,我弄不明白那些粵語詞的意思,才譯出來。 」陳樂這才猛然想到來自北京的雅麗根本不懂粵語詞:「對不起,錯怪了! 美味「啫喱」 譯「果子凍」 一個星期後,跟甲班的決賽到了,這次「生活類」的粵普對譯題。 第一題:「啫喱」,小勇按鐘回答:「果子凍。 」「得1分。

  2. 2011年10月11日 · 雅麗剛從北京來到香港讀書。 男同學看到漂亮的,隨即上前搭訕,你一言、我一語的,用普通話說:「你叫甚麼名呀? 」「你的眼真大。 」「你買了簿沒有? 我帶去吧。 」雅麗聽得一頭霧水。 這時陳樂班長糾正道:「『名字』不是『名』,『眼睛』不是『眼』,『本子』不是『簿』。 是的,粵方言保留了較多古漢語中的單音節詞,說成普通話時,往往要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例如:易—容易、識—認識、知—知道、慣—習慣。 普通話裡用「子」作後綴的亦不少,構成了雙音節詞,例如:鏡—鏡子、鼻—鼻子、盆—盆子、肚—肚子、杯—杯子。 這些都要記住的。 部分用語 忌雙音節. 男同學學會了這些後,又來找雅麗攀談。 「這桌子很骯髒,我幫你擦拭一下吧。 」「想保護你的腰子就別坐太久,不如我們出去走走?

  3. 2013年10月19日 · 《一顆會開花的樹》早就回不去的當年,之後二十多年裡的,在寫的蒙古—從家族遺傳到的生命底色。 我們更熟悉的,則席慕容的童年也曾與香港有過深刻交織,而這或許可成為重讀人生故事的起點。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曾慶威. 席慕容隨家人飄落台灣前,有五年童年時光在香港度過。 當時讀位於灣仔的香港同濟中學附小(如今已存在),那亂世,同班同學裡老的小的各種年齡都有,而教書先生的水平其實教大學也綽綽有餘,那年頭卻只能擔任小學職位。 所以在席慕容的回憶中:「他看我們這些小蘿蔔頭不知人間疾苦,就會在課程之外加些課外作業給我們,叫我們背唐詩古詩。 當年香港的小學國文課本比台灣要深,小學六年級已經讀《賣柑者言》,日後看來,那成了相當重要的文學啟蒙。 「我的樹就在我的草原上」

  4. 2015年3月30日 ·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的確美,可畢竟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 沒錯,美貌出色落落大方,你英俊勇敢事業有成,但如果你們太清高或太自傲,不願敞開各自的心,不願分享互動,自然見到愛情花開。 如是「想愛而不得」的尷尬,用一個簡單的幾何原理便能解釋:兩條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不是嗎? 朋友式的愛情. 美國心理學家羅蘭.米勒(Rowland Miller)再版多次的著作《親密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s)中,通篇講述的便如何藉由外力令兩條平行線相遇並交匯的道理。 在作者看來,親密關係的建立,兩人喜好興趣和人生觀相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互動」:理解,同情,包容,以及像玩伴一樣相處。 互動產生的結果之一,「朋友式的愛情」。

  5. 2013年11月22日 · 接著Bob問Charlotte的職業甚麼,二人有以下的對話: Charlotte: I'm not sure yet, actually. I just graduated last spring(其實,我尚未肯定。

  6. 2013年9月27日 · 故事的主角10歲女孩千尋(Chihiro),與父母誤闖了一個不准人類進入的澡堂(bathhouse)。 澡堂主管湯婆婆(Yubaba)有一個怪癖,就是把所有員工的名字拿掉,而假若對方記不起自己的名字,便永遠無法離開澡堂。 在電影中,看著少女「荻野千尋」整個難記的名字,於是有這幾句對白: Yubaba:Hmm. Your name is Chihiro(嗯,的名字千尋)。 Chihiro:Yes()。 Y: An extravagant name(一個誇張的名字)。 接著,湯婆婆便拿走三個字,只餘下「千」。 Y:From now on, your name is Sen(從今以後,的名字便千)。 片名《千與千尋》,便這個意思。

  7. 2020年12月8日 · 親子專家羅乃萱何師母P牌婆婆原來曾經擁有一個非一般的童年有一位天才鋼琴家的姐姐羅乃新一位父母渴望已久才出生的弟弟加上父親情緒不穩她在家中只是茄喱啡跑龍套的角色曾幾何時她以為走上絕路要了結自己就在電光火石之中她聽到了有聲音告訴她地上的父親不認妳但天上的父親正在找妳......結果幾經努力乃萱成為了著名的親子專家她不單對孩子有親和力也是朋友間的天使...... 8年前,她的妹妹羅慧娟離開了,那是一段難忘的友情,「因為我們姓羅所以阿娟叫我做家姐,她是我禮拜堂的成員,當年她潛水出事,我剛在新加坡,我和何牧師過去看她,我們很合得來成了好知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