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9日 · 新法提高流感疫苗效果. 香港每年要應付兩次流感爆發衞生署一般會呼籲幼童長者及長期病患接種流感疫苗但孔繁毅發現長者群組即使有注射疫苗但抗體流失很快令長者難以得到合適保護。...

  2. 2024年5月18日 · 2024-05-19 04:08:20 香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本地流感個案持續高企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表示今年夏季流感季節有機會出現雙高峰即甲型H3和H1流感病毒接連爆發預計三四月開始爆發的H1流感病毒會持續至7月才回落下一波H3流感則預料會在八九月出現高峰兩者不會無縫接軌。 他呼籲未接種流感疫苗的幼童、長者及長期病患者盡早打針。 孔繁毅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兒童及長者是現時甲型H1流感的主要感染群組,兒童感染人數及重症個案較長者多,相信與幼童未曾感染流感或接種疫苗,免疫力相對較低有關,在感染後的病情亦較嚴重。 下一波流感或8至9月爆發.

  3. 5 天前 · 2024-05-25 16:57. 孔繁毅料流感個案7月回落 8月可能再現小高峰。. 蔡思宇攝. 本港流感肆虐,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出席新聞博覽館的講座時表示,本港自去年開始,甲型H1和H3的流感病毒接連爆發,當中H3流感病毒至今年初仍有確診個案,而H1 ...

  4. 2021年8月21日 · 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表示康復者的免疫細胞有記憶只要打一劑疫苗便可喚醒發揮足夠免疫力。 他建議康復者不用太擔心,亦不需要接受抗體測試。 目前專家仍在等待科興研發加強劑,將現有疫苗的抗原轉換成全球流行的Delta變種病毒,到時方考慮建議補針。 王先生與太太於去年2月初確診新冠肺炎,他們相信是在外遊期間受感染。 (羅君豪攝) 王先生與太太於去年2月初確診新冠肺炎,他們相信是在外遊期間受感染。 王先生回港後,因發高燒至攝氏42度送院後確診。 醫生說他的肺部有六成花,「講嘢完全無氣,每次要食10幾粒藥丸,好辛苦。 」而王太在數天後同告染疫,她亦出現肺花,留院期間每日發燒和腹瀉。

  5. 2022年10月17日 · 孔繁毅直言此次疫情自己感受很深認為香港的醫護人員真的很團結由第一波到現在都緊守崗位如果無一啲好仆心仆命好努力嘅醫護人員去維持一直堅持下去其實我地無辦法打贏依場仗。 好多謝同事三年以來一齊去抗疫。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 由疫情開始港大已開始研究噴鼻性疫苗惟因本港沒有生產疫苗的廠房需依靠內地生產疫苗拖慢了研發過程至今港版疫苗仍未可面世至近日內地方面才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表示,由很基本的科研轉換成在臨床的疫苗,完成到研究已是很值得鼓舞。 (夏家朗攝)

  6. 2022年12月19日 · 無綫新聞. 港澳. 孔繁毅倡免疫力不足者接種長效抗體組合」 增預防新冠效力. 發佈日期: 2022-12-19 13:00. 港澳. 粵 普.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指免疫力不足人士接種新冠疫苗後抗體及入院保護率都較低建議接種長效抗體組合」,並擴展至其他病人本港有百分之三人口屬中度至重度免疫不足即包括患血癌做過移植手術等他們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75歲的唐先生是其中之一,他2006年接受肝移植,現在仍需服用抗排斥藥物。 免疫力不足人士唐先生稱︰「聽到有新冠後,我是很害怕、很害怕。 不只我,我太太也很害怕。 她好像快有精神病,每天不讓我外出,(擔心)何時感染新冠病毒。 我已打齊四針,政府叫我接種多少針便多少針。

  7.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及傳染病科主管孔繁毅多年來專注傳染病學研究在香港近年多次疫症爆發期間全心投入臨床研究和防控為香港的抗疫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面對日益「聰明」的新型病毒,孔教授永遠走在最前線,從不退縮。 沙士激發科研鬥志. 孔教授青年時受到任職護士的母親啟發,令他決志投身醫學工作。 他在畢業後不久加入了當時新興的傳染病科,自此與袁國勇教授結下師徒之緣。 「袁教授講學時不僅只談學術,還會講人生哲理,是我的啟蒙與模範。 」孔教授出道早年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迎戰沙士。 孔教授憶述:「當時疾病源頭未知,甚至連哪一種病原體也還未分析出來,社會上人心惶惶。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袁教授帶領團隊集思廣益,在黑板上列出各種的可能性,而其中一項就是冠狀病毒,後來這個推演也得到了團隊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