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2月18日 · 分享. 聯發科在台灣有 5,985 名員工員工福利費用總額高達 179 億元,平均每個人能分到 300 萬元。 「未來 5 年,我們要投資 2 千億元! 這是去年 6 月 24 日,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股東會後宣布的重大策略。 聯發科公關證實,今年 3 月開始,聯發科將展開一波徵才,董事長蔡明介積極大舉投資的六大領域,包括 5G、物聯網、工業 4.0、車聯網、AR/VR、人工智慧與軟體網路相關服務,都將是徵才重點,「這些領域,有經驗的人、新人我們都要! IC 設計公司最大的資產和成本,都和人有關;聯發科計劃投資的 2 千億元,一大部分將變成員工薪資,用來招聘最有競爭力的頭腦。

    • PxPay 降低排隊、擴增刷卡合作優惠,成功帶進新客
    • Pxgo! 低調上線一周,訂單轉換率達 5%
    • 從 PxPay 到 Pxgo! 逐步完成電商布局 目標兩小時配送到府!

    全聯執行長謝健南表示,PXPay 有效減少櫃台大排長龍的狀況,也增加合作的刷卡單位及優惠,兩兩加乘之下,為全聯帶來不少新客,「以全聯近千家店來平均,每間約新增 41 位新客。」 從 PXPay 切入、拓展新客源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給消費者一個「購物理由」,才能有效延續使用者的消費頻率,提高轉換率,全聯營運長蔡篤昌認為,「PXGo! 全聯線上購」就是解答。

    消費者登入 PXPay 後,點擊連結就可以轉換到 PXGo! 的網頁,或是直接下載 App,同一組帳號密碼可以連結 2 個系統,幫助用戶無痛轉換。主導此次專案的總經理特助林寬宜分享,PXGo! 低調上線一週,在尚未宣傳的情況下,入站的使用者平均瀏覽頁數超過 16 頁,有結單的人高達 5%,轉換率遠多於一般電商平均的 1%~2%,更將客單價拉高到 800 元,是相當驚人的成績。 ▲ PXPay 的帳號可以直接連結到「PXGo! 全聯線上購」。

    謝健南總結,全聯的數位轉型分為 3 個階段,最終都是為了提供 1,200 萬全聯福利卡會員更優質的服務。第一階段是 5 月上線的 PXPay,第二階段是剛上線的 PXGo!,第三階段則是明年將推出的「實體電商」。 全聯在全台已有 1,000 多間店,平均開車 10 分鐘就會遇上一家門市。下一步的實體電商計畫,將靠著店面優勢,從商品集中物流中心、再送到顧客手中的模式,逐步轉換成自距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市直接配送,一方面降低物流成本,顧客也可以更快拿到商品,目標做到 2 小時配送到府。 對於這一連串的變革,蔡篤昌不諱言,「初期就是拿預算換市占率,光是員工的行銷獎金就發了 5,000 萬,加上其他投資,總計破億,」由此不難看出全聯轉型的決心。 但為何這次推出的 PXGo! 不內建到 PX Pay Ap...

  3. 2020年8月9日 · 為的是什麼?. 作者 經理人月刊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09 日 12:00 | 分類 自動化 , 財經 , 電子商務. | edit. 分享. 猜猜全聯福利中心近年最大筆投資 250 億元,用在哪裡?. 不是展店,也非研發,是物流系統。. 全聯共有 3 座物流中心,分別為桃園觀音、台 ...

  4. 2022年5月24日 · 作者 姚 惠茹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5 月 24 日 14:22 | 分類 公司治理 , 會員專區 , 財經. 分享. 鴻海將在 5 月 31 日在土城總部召開股東會,今日在 Facebook 官方粉絲團宣布,鴻海股東優惠購物活動已正式上線,登入即享 24 家品牌優惠好禮,並首次推出獨家設計的專屬股東數位卡片「HaiPass」,讓鴻海股東可以一卡在手享盡優惠。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HaiPass , 股東數位優惠卡 , 股東會 , 鴻海. Post navigation.

  5. 2023年6月2日 · 證交所 1 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 2022 年台灣上市公司員工福利薪資資訊平均員工薪資最高是日月光控股 550.8 萬元奪冠,第二名是瑞鼎的 550.1 萬元,排名第三是聯發科 499.2 萬元。

  6. 2024年1月31日 · 分享. 距離 2024 年農曆封關只剩 4 個交易日,全台各大企業陸續公布 2024 年終獎金,根據股市爆料同學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台灣人的年終獎金平均為 2.6 個月,並 51.3% 的投資人將年終獎金用來投資高股息 ETF。. 股市爆料同學會調查超過 5,000 名投資人 ...

  7. 2021年8月18日 · 「新零售」無疑是近期相當常聽聞的一個詞,台灣在 5 月爆發了一波本土疫情後,哭喊得最大聲的除了餐廳主之外,再來就是實體零售業者了。只不過,台灣的「新零售運動」早在疫情前就開始醞釀,卻一直到疫情發生後才開始真正地大鳴大放,到底是什麼契機讓零售業者們會開始注意到新零售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