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9日 · 另一家出版社Blackwell亦決定把美國巴諾書店設計的Nook電子書閱讀器下架原因是銷量愈來愈少不過分析認為電子書在讀者市場仍將佔有一席之地

  2. 2021年3月29日 ·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 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譯者﹕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提到心理學,自然聯想到心理學三巨頭──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卡爾.古斯塔夫.榮格以及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而這套書便是以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心理學說為藍本。 阿德勒名氣雖不及另外兩位心理學巨頭,但因反對佛洛伊德強調性本能的泛性論學說而提出「創造性自我」並發展了「個體心理學」學說,從而探討生活的意義和人如何勇敢地變得幸福等,對後來心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更被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大師、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內基推崇,讚揚阿德勒是一位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被討厭的勇氣》和《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皆以年輕人與哲學家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的思想。

  3. 2019年10月28日 · 2019-10-28. 《街坊老店II-金漆招牌》書籍設計師陳曦成展示書中的延伸內頁。 書店在香港的數量隨着電子書的出現逐漸遞減,速食文化侵略的範圍再次擴大,卻未損人們的心靈需要。 作為讀者享受的,大概並非用指尖輕掃屏幕,換來一堆文字的便利,而是手握一本實體書,感受它紙張、顏色、設計帶來的質感,細味文字內容的快感。 因此一本書是否能夠牽動一個讀者的心,除了文字的內核,還有賴書籍設計師的心力,將書中的文字和內容昇華呈現。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4. 2017年5月1日 · 2017-05-01. 作者陳美齡博士出版三聯書店香港) 陳美齡博士於2016年出版首本中文著作《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後,引來巨大回響,大半年間十次再版,並高踞當年香港暢銷書榜榜首。 每次她出席香港及內地的分享會,均被家長、教師包圍簇擁,請教如何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 她感同身受,開始研究香港教育的問題癥結,並寫成《40個教育提案──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中/英文),希望作為禮物送給香港人,以回報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 圖文:草草.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5. 2020年6月24日 · 一枝毛筆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記者找到兩位來自不同年齡層和背景的全職書畫家分享到書畫怎樣扎根在他們的生命以及這個文化在香港的生存狀況。 香港硬筆書法藝術協會副主席游尚澤形容「書法是一種修行」;藝術家徐沛之是從寫書法到繪畫,用繪畫來發洩情緒。 時下年輕人很易浮躁,學校應該推動書法教育,好讓年輕人學習修身,政府亦應該有措施作鼓勵。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苡楠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游尚澤,筆名游智行,香港硬筆書法藝術協會副主席、香港書法專業人員協會委員以及香港養生書法研究會藝術顧問,書法作品除了在內地各地展出過以外,亦分別於日本、法國等大城市留下足跡。 游智行的生命跨越了大半個世紀,書法在他小時候就闖進了他認知的世界,一直揮之不去,可是卻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未能購買毛筆和字帖。

  6. 2019年12月11日 · 孫夫人講述了中國的政治內幕、歷史概況和她為民權保障同盟所做的工作,斯諾深深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兩人由此結下深厚友誼。 此後斯諾出任多家歐美媒體駐華記者,1935年還偕妻子勇敢參與了「一二.九」運動。 1934年紅軍長征的傳聞令斯諾十分驚奇,翌年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他決心前往採訪。 但當時國民黨「剿共」正緊,局勢艱險,他就請孫夫人幫忙。 在宋周密安排和愛國將領張學良協助下,斯諾衝破國民黨重重阻撓,終於1936年6月抵達延安,採訪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中共領導人和紅軍將士,深入了解到陝甘寧邊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民生,他還首次向國外披露了毛澤東的七律《長征》。 經過四個月艱苦採訪,斯諾寫下大量通訊報道,最終集結為《紅星照耀中國》一書。

  7. 2015年1月16日 · 中華書局編輯經理于克凌點評:關於父母該如何管教子女,這一課不好上,沒有人能劃出一個最好的標準,但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堆很壞的狀況。